物联网中位置隐私的保护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IoT)的概念在18年前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的创始人提出,特别是1999年的凯文·阿什顿和2001年的大卫·L·布罗克。“自动识别”涵盖了广泛的识别工具,用于生产中实现自动化、减少错误和提高效率。
物联网是一种模式,其中的一切都配备了独特的IP地址用于识别、传感器用于感知、互联网连接用于通信以及处理器用于处理功能,从而使物体能够通过互联网交换数据和信息以完成所需任务。简单来说,物联网将使世界成为一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任何事情的美好居住之地。其范围可定义为任何对象、任何人、任何网络、任何地方。
物联网设备推动着全球连接的发展,无论是在用户端(如智能家居)还是企业/企业对企业(B2B)端(如联网设备)。预计到2020年,活跃的物联网设备总数将达到100亿,到2025年将达到220亿。从2018年到2020年,B2B连接的总数将大致翻倍,目前约有30亿个B2B物联网连接,到2020年将超过60亿个。
2. 物联网面临的隐私挑战
2.1 隐私挑战概述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设备信息和事物存在信息的频繁交换和共享,使得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物联网在家庭、医院、工业、纺织、教育等各个重要领域不断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既带来了各种机会,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隐私、安全、位置隐私、参与式识别、流量控制、设备识别、数据容纳和高效能源消耗等方面。
2.2 具体隐私挑战
- 服务的连续性和可访问性 :确保物联网服务的持续可访问性并避免操作故障和干扰是一个重大挑战。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