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定位技术:原理、算法与应用
1. RFID 技术概述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传输和接收数据,为各种物体(如贵重物品和人类)提供自动识别的流行无线技术。它依赖于存储唯一识别号码的 RFID 标签(应答器)和向待识别的 RFID 标签发送询问信号的 RFID 读取器(询问器)。由于读取器价格低廉且可靠,RFID 技术如今越来越受欢迎。在过去二十年中,RFID 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仓储、零售、农业等领域,用于可追溯性、访问控制和物流等方面。
1.1 RFID 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RFID 系统由三个组件组成:
- 标签(发射机或应答器) :可以是基于芯片的或无芯片的,存储唯一的识别信息,并附着在要识别的物体上。根据存储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RFID 标签可分为只读标签和读写标签,这些标签具有预定义的唯一 ID。
- 读取器(发射机或接收机) :是固定安装或手持设备,主要用于收集数据。当 RFID 标签进入天线的电磁区域时,无线电信号激活该标签,读取器解码标签集成电路的编码数据,并将解码后的数据传输到任何计算机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 天线 :与接收器或读取器集成,使标签和读取器之间能够进行通信。为了从标签读取或写入数据,天线会发射距离可达 100 英尺甚至更远的无线电信号,该距离实际上取决于无线电频率和读取器的功率输出。
1.2 RFID 系统类型
基于不同的通信频率范围,RFID 系统可分为三种类型:低频、高频和超高频。每个国家和地区的 RFID 应用频率范围不同,具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