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记录与树莓派使用指南
1. 日志记录概述
在进行日志记录时,有时会遇到代码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尝试使用特定代码时,第一行代码用于确保具备套接字地址功能,因为需要创建地址;第四行代码是将 unix() 调用替换为 tcp() 调用。 tcp() 特性不仅需要格式化器,还需要要连接的地址,该地址是 ToSocketAddr 类型。第二行和第三行代码创建了一个 SocketAddr ,然后将其转换为 ToSocketAddr 。但使用这段代码(由需要放在现有源代码正确位置的片段组成)会产生未满足特性边界的错误。
一种解决方案是在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直接将日志写入本地系统日志服务器,让服务器负责转发。这样做比较符合常规,而不是开发者不经过本地服务器就将消息推送到远程服务器。接下来可以回到 logger() 函数。获取 Logger 的句柄后,就可以使用它来写入消息。首先需要捕获错误,如果没有运行系统日志服务器或者没有可用的 Unix 套接字进行连接(即现有服务器仅在网络上监听,而不在本地套接字上监听),需要能够针对这种情况报错。不过,这里不会主动抛出错误,而是简单打印出无法连接到系统日志服务器的信息,然后结束函数。
在调用时会注意到,日志的严重程度由 Logger 结构体上调用的特性定义。系统日志特性中的 Logger 实现根据表 1 中的关键字为不同的严重程度定义了调用方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