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主动下肢外骨骼与全向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解析

下肢外骨骼与机器人控制技术

主动下肢外骨骼与全向移动机器人控制技术解析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中,主动下肢外骨骼和全向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主动下肢外骨骼在太空微重力模拟训练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全向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服务等众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项技术的设计、控制及实验验证。

主动下肢外骨骼
机械结构设计

主动下肢外骨骼的设计核心聚焦于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三个关键关节。基于人体结构和步态分析,外骨骼配备了精心设计的关节,以适配人体生理特征。连接各关节的连杆对应人体的大腿、小腿和足部,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考虑到人体足部对步态影响较小,外骨骼的踝关节设计为被动关节,而膝关节和髋关节则由伺服电机驱动。因此,外骨骼的运动形式主要依赖于髋、膝关节的屈伸动作。

外骨骼的机械结构包括置于髋、膝关节的直流伺服电机、腿部固定模块、脚踏板以及可根据使用者体型定制的连杆。电机增加了外骨骼的原始驱动力,脚踏板与平行于小腿的连杆之间采用球轴承连接。为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外骨骼与人体下肢之间设置了海绵垫。由于铝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被选为主动下肢外骨骼连杆的加工材料。

控制系统设计

为实现抵消重力的功能,外骨骼采用零力控制策略,这是一种基于力和位置的混合控制策略。零力控制策略最初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柔性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机械臂可通过“手动示教”快速检测外力并做出相应调整,几乎不受重力、摩擦力和惯性力的影响。当外力撤销后,机械臂能在当前位置恢复稳定状态。

为更好地实现零力控制,采用简化的双杆模型对外骨骼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在该模型中,人体大腿和连接髋、膝的连杆简化为杆一,人体小腿和连接膝、踝的连杆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