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 - AREA:并行加密与完整性检查技术解析
1. 相关工作回顾
在内存加密和认证领域,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和技术方案。AEGIS、XOM、SP 架构旨在为可信处理器架构设计提供内存认证和加密功能,它们采用了通用的组合方案(先加密后进行消息认证码计算,即 Encrypt - then - MAC),然而存在无法并行化以及硬件资源利用不优化的问题。
这些方案在计算标签时会考虑数据块和地址(addressed - MAC),以此防范欺骗和拼接攻击,能确保只读(RO)数据的认证,但读写(RW)数据仍易受重放攻击影响。例如 XOM 因将 RW 数据当作 RO 数据处理,未能有效防止重放攻击。若在片上存储 RW 数据块的哈希值可防范重放攻击,但会带来较大的片上内存开销。
为减少片上内存开销,出现了树技术,如 Merkle Tree、Parallelizable Authentication Tree(PAT)、Tamper - Evident Counter Tree(TEC - Tree)等。不过,这些树方案需要递归调用认证原语并多次访问片外存储的元数据,对于一些不具备预取引擎、大缓存或乱序执行机制的低成本嵌入式系统而言,开销过大。
Vaslin 等人提出了一种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解决方案,使用一次性密码本(OTP)加密数据,并通过在可信片上区域存储明文块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和来进行数据认证。该方案性能不错,但由于 CRC 不具备抗碰撞性,牺牲了一定的安全性。
2. 块级 AREA 技术
块级 AREA(BL - AREA)技术基于香农提出的分组密码扩散特性。理论上,分组密码应与具有等概率输出的随机置换无法区分,即明文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