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电路测试生成技术解析
1. 顺序电路测试生成阶段分析
顺序电路测试生成通常包含多个阶段,下面详细介绍各阶段内容。
1.1 阶段二:定向搜索
在这个阶段,已检测到的故障会从考虑范围内排除。试验向量的生成方式与初始化阶段类似,其成本通过并发故障模拟器(CFS)的结果获取。在模拟之前,会从主输出开始对门进行分层,门的层级直接反映了它与主输出的距离,利用故障电路门的层级能轻松计算试验向量的成本。当当前向量的所有单比特变化都无法降低成本时,并发阶段停止,这通常发生在目标集合中剩余故障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此时故障的测试向量在向量空间中分布稀疏,集体成本函数无法提供有效指导。
1.2 阶段三:单故障检测
此阶段的成本函数基于类似SCOAP的可测试性度量。在SCOAP中,每个信号被赋予三种度量:1 - 可控性、0 - 可控性和可观测性,这些度量均为整数值,值越高表示控制或观测该信号可能越困难。在阶段三中,可测试性度量是动态计算的,其值取决于电路结构和输入向量。
动态1和0可控性(DC1(i)和DC0(i))与改变主输入的最小数量以及控制节点i的值为1或0所需的额外向量的最小数量相关。改变输入的数量定义为动态组合可控性(DCC),所需向量的数量称为动态顺序可控性(DSC),为了使测试序列更短,DSC的权重比DCC更重。例如,DC1(i)和DC0(i)可以是DCC和DSC的加权和,如DSC乘以100加上DCC。
检测固定故障时,测试生成器首先要找到激活故障的向量序列,即设置故障点的适当值(与故障状态相反),然后找到另一个序列来敏化路径,将故障影响传播到主输出。因此,成本函数应反映激活和传播故障所需的努力。激活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