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数据集成与时空轨迹建模:技术融合与应用探索
1. 地理数据集成框架
在地理数据处理中,为了实现多源数据的有效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框架。该框架将对领域本体的查询重写为多个子查询,提交到多个数据源,通过合理组合子查询结果获得最终查询结果。
查询通常具有 $Q ≡ A ⊓ e$ 的形式,其中 $A$ 代表原子概念,$e$ 代表对 $A$ 的限制。例如,要选择拥有长度大于 13000 米跑道且支持载客量大于 300 人的机场,查询在 DL ALCQI 语法中的表示如下:
$Q ≡ Airport ⊓ e$
其中 $e = ∃hasPart . ( ∃RWYhasLength.{>13000} ⊓ ∃supports . ( ∃capacity . {>300}))$
查询分解步骤如下:
1. 应用分配属性 :对限制条件应用分配属性,将其划分为子条件,以便根据应用本体约束检查其一致性。
2. 去除不一致子查询 :利用 DL 推理去除不一致的子查询(若查询在任何数据库状态下结果都为空,则该查询不一致)。
以下是一个具体示例:
已知 $e23Ł∃( AIXM1:hasLocation ӓinside). Q4̭$,$∃ ((AIXM2:RWYhasLength ӓ greater_than).Q5$,其中:
$Q4Ł∃AIXM2:RWYhasLocationǦ. (∃ (AIXM2:RWYhasLength).{>13000}$
$Q5Ł∃AIRFRAMES:minRWYlenǦ. (∃ (AIRFR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9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