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流处理系统中的网络感知分组策略解析
1. 背景知识
在分布式流处理系统中,不同的通信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如何根据网络距离对消息进行分组以提高性能是一个关键问题。下面先介绍Flink的架构和传统的流分组策略。
1.1 Flink架构
Flink是一个典型的开源流处理框架,适用于低延迟流应用。Flink集群由三种进程组成:
- 客户端(Client) :接收并解析程序代码,将其转换为数据流图(DAG),然后提交给作业管理器(JobManager)。
- 作业管理器(JobManager) :负责数据流的分布式执行,监控每个算子和流的状态与进度,调度和部署新算子,在发生故障时进行检查点和恢复操作。
- 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 :将每个算子作为任务实例启动,并向作业管理器报告算子的状态和进度。它还管理缓冲池以缓冲流数据,并维护网络连接以在算子之间传输消息。
1.2 传统流分组策略
传统流分组策略可分为以下四类:
| 类别 | 特点 | 代表策略 |
| ---- | ---- | ---- |
| 原始盲目型 | 采用轮询或哈希方式 | 洗牌分组(Shuffle Grouping):通常以轮询方式转发消息;键分组(Key Grouping):通过哈希实现,确保相同键的消息由同一下游任务处理 |
| 数据倾斜型 | 处理数据分布不均衡问题 | 部分键分组(PKG):使用经典的二选一策略实现负载均衡;DStream:对不同键采用不同分区机制;DK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