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系统:从传统到自动驾驶的演变
传统汽车照明系统
远光灯与近光灯的问题
在夜间驾驶中,远光灯的最大使用潜力可达 60.5%,是近光灯使用情况的两倍多。然而,近光灯通常仅在会车或跟车时使用,因为其可视距离有限,这就导致了严重的安全问题。
解决方案
- 远光灯辅助系统 :2005 年,宝马推出了远光灯辅助系统。配备该功能的车辆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动使用远光灯。其原理是在挡风玻璃后面(通常在后视镜内部或正后方)安装一个摄像头,用于检测前方道路上是否有来车或前车。不过,由于该系统基于摄像头,在判断车辆接近情况时,人类往往比系统反应更快,尤其是在转弯时。
- 自适应近光灯 :之前的照明系统都基于一种标准的近光灯光分布,但这种单一的光分布显然无法在所有情况下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海拉和戴姆勒推出了自适应近光灯。车辆会根据不同情况加载不同的光分布,具体如下:
- 高速公路模式 :近光灯的截止线向上移动 0.25°至地平线。这是因为高速行驶需要更远的可视距离,同时驾驶员需要关注远处,不需要过多的近场照明。激活该功能的条件是车辆行驶速度超过 100 公里/小时。
- 恶劣天气模式 :近光灯降低并向路边旋转。在潮湿路面上,道路反射率较高,会车时对方车辆可能会感到眩光;同时,较暗的路面也让驾驶员难以辨别方向。降低近光灯并向路边旋转可以增加路边物体的照明,帮助驾驶员辨别方向。此外,还可以降低内侧大灯的强度,减少对来车的眩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