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生成探索
1. 创造力的定义与计算机的角色
在网络上,关于计算机能否通过深度学习展现创造力的讨论屡见不鲜。这一讨论触及了创造力的核心本质。然而,对于创造力的确切定义,长久以来哲学家等各界人士都争论不休,尚无定论。为便于探讨,我们将创造力定义为提出新想法、新模式、新关系等的能力,重点在于“新”,即人类所具备的原创性、前瞻性和想象力,而单纯模仿他人风格并据为己有则不算在内。
计算机在处理一切任务时都依赖数学,艺术和音乐创作也不例外。计算机可以将现有的艺术或音乐模式传递给神经网络,并据此生成看似新颖实则依赖既有模式的作品。但需注意,用于对模式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新艺术作品的算法是由人类设计的,而且模仿何种风格、何种输出具有美学价值也由人类决定。所以,计算机只是聪明人类手中的工具,用于自动化完成看似新颖实则并非真正创新的创作过程。
2. 学习模仿艺术与生活
2.1 AI 艺术的魅力与争议
我们可能都见过一些有趣的 AI 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美学吸引力。例如,一幅原本预计售价在 7000 至 10000 美元之间的 AI 艺术作品,最终在佳士得拍卖行以 432000 美元的高价售出。但即便如此,关于 AI 艺术是否真的算得上艺术,仍存在诸多疑问。计算机生成艺术实际上是运用先进统计方法的惊人算法,而非真正的创造力体现。
2.2 艺术风格的转移
艺术的一大特点在于其风格。即使是一张被当作艺术展示的照片,其拍摄、处理和修饰方式也都定义了一种特定风格。一些艺术家因其独特风格而闻名,他人会深入研究以提升自身技艺,如梵高的风格就常被模仿。计算机在创作艺术时,会依据特定艺术风格修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