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信道建模:原理、方法与实践
1. 车载通信技术概述
车载通信技术在支持高容量、高数据速率的多媒体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它具备宽带宽、高移动性和广泛覆盖的特点。然而,大带宽与高移动性的结合也导致了严重的信号退化,多径问题加剧,进而影响服务质量。因此,精确了解无线电信道的行为对于设计、构建和部署能够保证性能的车载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与至少一端静止的蜂窝信道不同,车载无线电信道具有非平稳的随机时空特性和频率依赖性,传统的数学公式对其进行特征描述并不完全适用。信道特征化可以通过无线电信道测量或基于模拟的模型来实现。
2. 基本概念定义
- 无线电信道 :当电磁波在两个天线之间通过特定环境传播时,传播环境由传播介质(如空气、水、对流层、土壤等)和其中的元素组成。发射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反射、折射、衍射、散射或扩散等多种传播现象。无线传播环境与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信号的天线的组合被称为“无线电信道”。
- 无线电信道模型 :是一个涉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信号所经历的电磁现象以及传播信道的传递函数。
- 无线电信道特征化 :传统上用于描述模型、理论以及实验或模拟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总结了特定环境中无线电信道的总体知识,通常是距离、天线极化、信道带宽和中心频率等因素的函数。信道建模意味着量化影响发射电磁信号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所有参数。
3. 无线电信道特征化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20 - 3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就认识到表征无线信道的必要性,早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