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工程中的智能算法与系统自诊断方法
1. 流量工程中的AIA算法
1.1 竞争原则与路径选择
在MPLS流量工程里,当前请求的标签交换路径(LSP)要避免与满足未来需求的关键路径产生过多干扰,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网络中的关键链路。例如,存在两个潜在的入口 - 出口对(S1, D)和(S2, D),(S1, D, 2)是当前请求,(S2, D, 2)是未来潜在请求。若仅考虑干扰避免,(S1, D, 2)会沿着最长路径1 - 3 - 11 - 12 - 13 - 14 - 4进行路由,但这种选择会消耗更多网络资源,还可能导致接收带宽降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竞争原则:当一条链路同时是当前请求和未来请求的关键链路时,应优先由当前请求使用。在上述例子中,链路(3, 4)是(S1, D, 2)和(S2, D, 2)的关键链路,所以(S1, D, 2)应选择路径1 - 3 - 4;当(S2, D, 2)到达时,可选择路径2 - 3 - 6 - 7 - 3。
1.2 AIA算法步骤
1.2.1 识别关键链路
- 首先,AIA为链路分配初始权重:
[w_0(u, v) = \frac{\phi(C_r)}{c_r(u, v)}]
其中,(c_r(u, v))是链路(u, v)的剩余容量,(C_r)是所有链路剩余容量的集合,(\phi(C_r))是(C_r)的某个函数,例如可以将其设计为所有链路剩余容量的最大值。 - 然后,基于上述权重,AIA使用Dijkstra算法K次,为每个入口 - 出口对获取K条关键路径。具体做法是,先使用Dijkstra算法选择一对(s′, 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