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信道建模:测量、环境与技术
1. 车载信道测量概述
车载信道测量是车载通信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的关键环节。由于车载环境的快速移动性、动态性以及天线高度较低等因素,使得小尺度和大尺度信号统计特性变化迅速,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传统的半静态无线和蜂窝无线电系统不同,车载通信中双方可能都处于移动状态,因此传统的半静态无线移动系统信道模型并不适用于车载系统。
1.1 信道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信道进行分类,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车载信道的特性。以下是基本的无线电信道分类:
| 参数 | 信道类型 |
| — | — |
| 频率 | 色散、非色散、窄带、宽带 |
| 时间 | 时变、时不变 |
| 环境 | 2D、3D |
| 数据来源 | 测量、仿真 |
| 有效性 | 确定性、随机性 |
| 适用性 | 链路级、系统级 |
1.2 测量考虑因素
为了正确设计和评估车载信道模型,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载波频率、频率选择性、天线的辐射模式和极化、天线位置、通信车辆类型、链路距离、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运动方向、交通密度以及周围物体等。
1.3 频率选择
根据 IEEE 802.11p 标准,测量活动应在 5.9 GHz 频段的载波频率下进行,该频段已被分配 75 MHz 的许可频谱用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主要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安全应用。然而,对于非安全应用,还需要在其他频段进行测量,如 IEEE 802.11a 的 2.4 GHz 频段以及 5 - 5.2 GHz 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