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信道建模: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1. 车载信道特性
车载信道模型的形成受四个主要特征影响,分别是链路范围、通信车辆速度、周围物体类型以及交通密度和速度。链路范围方面,车对车(V2V)和车对行人(V2P)通常为短距离,车对基础设施(V2I)则是长距离。
车载信道具有时变、色散和空间变化的特性,不过仍是线性的。环境中的建筑物、地形、人造结构、车辆和植被等障碍物会破坏信道的均匀性,使其呈现各向异性。这些因素会导致信号出现衰减、反射、衍射和散射,从而引发多径传播,造成色散,同时通信车辆和周围物体的移动会导致时间变化。
与传统蜂窝系统的信道相比,V2X 信道有诸多不同:
|对比项|V2X 信道|传统蜂窝信道|
| ---- | ---- | ---- |
|天线设置|发射和接收天线高度相同或相近,环境相同或相似|基站位于移动用户站上方|
|散射位置|主要发生在链路两端|基站区域周围的散射体可忽略不计|
|链路端距离|明显小于典型移动蜂窝场景(约 1km)|较长|
|移动性|链路两端及许多相关散射体都在移动,信号波动更快|只有一端移动,移动散射体影响较小|
|工作频率|V2V 系统在 5.9GHz 频段|通常在 700 - 2400MHz|
|传播特性|高度依赖视距(LOS)路径的存在|无此明显特征|
2. V2X 信道模型分类
2.1 基于实现方法和地理信息的分类
根据实现方法和地理信息的可用性,信道模型可分为基于几何的确定性模型(GBDM)和随机模型(SM)。随机模型又可进一步分为非基于几何的随机模型(NGSM)和基于几何的随机模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