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9version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3、企业安全管理与入侵检测的前沿探索
本文探讨了企业安全管理框架、入侵检测系统(N@G)以及透明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企业安全管理基于生命周期概念,结合EISM工具套件和Web服务提供全面的安全管理流程。N@G是一种混合入侵检测系统,具备高性能和适应性,能有效应对各类安全挑战。透明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通过套接字子层和认证机制实现对应用程序的无缝保护。文章还展望了未来趋势,包括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应用及零信任架构的发展,为企业构建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体系提供了指导。原创 2025-07-27 10:49:45 · 4 阅读 · 0 评论 -
42、安全对等网络架构与企业安全管理框架研究
本文研究了安全对等网络架构与企业安全管理框架。对等网络架构通过SPEAR项目设计了一个安全的P2P架构,解决了P2P网络中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确保了节点的双向匿名性、抗DNS攻击能力和网络的稳定性。企业安全管理框架致力于企业级信息系统安全的自动化管理和模型构建,通过开发基于Web的信息安全管理服务和统一的形式模型,提高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两者在安全需求和技术手段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未来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原创 2025-07-26 09:00:28 · 4 阅读 · 0 评论 -
41、广播加密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技能、性别研究
本文探讨了广播加密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分析了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同时,研究了信息安全领域的技能需求和性别差异,旨在为教育机构、雇主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以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和性别平等。原创 2025-07-25 09:46:08 · 5 阅读 · 0 评论 -
40、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广播加密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RKPS)的广播加密技术,重点分析了HARPS、RPS和LM三种方案的原理与性能。文章从系统模型出发,探讨了广播加密的实现机制,并对不同方案在不同组大小下的效率进行了对比评估。针对RKPS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多系统并行使用和动态调整ξ值等优化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HARPS方案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可行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在融合新兴技术、量子抗性加密和更多应用场景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4 11:25:38 · 1 阅读 · 0 评论 -
39、密码学中的密钥托管、身份撤销及广播加密解决方案
本博文探讨了密码学中密钥托管与身份撤销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深入分析了基于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RKPS)的广播加密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无密钥托管的中介密钥协商协议,有效解决了身份基加密中的密钥托管问题,并支持身份撤销。其次,详细研究了RKPS在广播加密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树基方案,RKPS具有无需非对称加密、支持隐私保护等优势。博文还从广播带宽、抗合谋能力、存储与计算复杂度等方面对RKPS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其在传感器网络、自组织网络及隐私敏感信息传输等场景中的潜在应用。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原创 2025-07-23 10:37:27 · 3 阅读 · 0 评论 -
38、如何解决密钥托管和身份撤销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密钥托管的中介身份基加密方案(mIBEwe),通过引入隐私和撤销权威机构(PRA)作为安全中介,解决了传统身份基加密中的密钥托管和身份撤销问题。该方案利用双线性配对技术,实现了用户私钥的隐私保护和细粒度的身份撤销功能,并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证明,确保了方案在面对内部攻击时的安全性。mIBEwe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可控性和灵活性,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原创 2025-07-22 10:20:58 · 4 阅读 · 0 评论 -
37、改进SHA - 0算法与解决基于身份加密方案问题的研究
本研究针对SHA-0哈希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在抵抗生日攻击、消息摘要差异攻击和差分攻击方面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哈希特性,如通过位方差测试和熵测试。此外,研究还提出了一种介导的基于身份加密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基于身份加密中存在的密钥托管问题,并支持细粒度的身份撤销机制。该方案在安全性、效率和实用性方面优于现有方法,并展示了其在数据存储、网络通信和金融交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1 11:31:13 · 2 阅读 · 0 评论 -
36、防止攻击的 SHA - 0 修改方案
本文探讨了针对 SHA-0 哈希算法的安全漏洞提出的两种修改方案。通过用非线性函数 NF 替换 XOR 运算以及在算法中引入冗余机制,有效增强了 SHA-0 抵御 Chabaud 和 Joux 提出的碰撞攻击的能力。文章详细分析了 SHA-0 的计算过程、攻击方法以及修改方案的实现和优势,并与其他常见哈希算法进行了对比,展示了修改后算法在抗碰撞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显著提升。原创 2025-07-20 10:09:30 · 2 阅读 · 0 评论 -
35、基于博弈论的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研究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信用卡欺诈检测系统(FDS),该系统采用双层架构:第一层为基于规则的组件,用于处理常规交易并计算可疑评分;第二层为博弈论组件,通过多阶段重复博弈预测欺诈者的下一步行动。实验通过邀请志愿者模拟交易行为,测试了三种预测策略(Tit-for-Tat、Mixed策略和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博弈论方法在减少漏报和预测欺诈行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还表明,欺诈者能够通过学习找到对抗固定策略的纳什均衡,因此FDS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计划开发更复杂的模拟器来提原创 2025-07-19 16:51:26 · 2 阅读 · 0 评论 -
34、基于情节的伪装检测与博弈论信用卡欺诈检测
本文探讨了两种先进的安全检测方法:基于情节的伪装检测与博弈论在信用卡欺诈检测中的应用。基于情节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的整体模式,减少误判并提高检测率;而博弈论方法则通过预测欺诈者行为,提供动态适应的欺诈检测策略。文章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架构及实验结果,并展望了其综合应用的潜力与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8 11:52:12 · 2 阅读 · 0 评论 -
33、基于情节的伪装攻击检测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情节的伪装攻击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命令序列中的上下文信息,提高伪装攻击的检测准确率并减少误报。文章涵盖了伪装攻击检测的原理、现有方法、标准数据集、情节发现算法、检测流程以及实验结果。基于情节的检测方法通过将用户操作划分为有意义的情节来更好地捕捉用户行为模式,从而有效识别伪装行为。该技术在网络安全、用户身份验证和异常行为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7 13:54:37 · 2 阅读 · 0 评论 -
32、网络安全中的ARP欺骗与伪装检测技术
本文探讨了网络安全中的ARP欺骗与伪装检测技术。针对ARP欺骗,介绍了基于主动注入的检测方法,包括系统模块、工作流程以及不同ARP周期的检测策略,并分析了攻击者使用定制栈时的应对方案。对于伪装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情节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非法实体冒充合法用户的行为。文章还总结了主动注入技术相较于传统被动检测的优势,并展望了基于情节的伪装检测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和云计算环境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综合安全策略建议,以构建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原创 2025-07-16 16:36:05 · 2 阅读 · 0 评论 -
31、密钥预分配方案与ARP欺骗检测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密钥预分配方案和ARP欺骗检测技术。在密钥预分配部分,探讨了如何通过行和块结构构建传感器节点,并分析了节点数量与公共密钥共享比例的下限关系。在ARP欺骗检测部分,讨论了ARP协议的安全隐患及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包括安全ARP协议、静态MAC条目、基于内核的补丁和被动检测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主动检测ARP欺骗的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智能、可靠的攻击检测,并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在可扩展性和学习滞后上的不足。原创 2025-07-15 09:06:08 · 2 阅读 · 0 评论 -
30、密钥预分配方案的混合设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块合并的密钥预分配方案,结合了确定性设计思想和随机块合并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活性。通过调整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公共密钥数量,该方案提高了通信效率、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文章详细介绍了组合设计基础、块合并启发式算法及其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实用设计,能够显著减少多跳通信情况并增强网络安全性,适用于传感器节点存储限制的场景。原创 2025-07-14 10:55:12 · 2 阅读 · 0 评论 -
29、无线通信加密算法与密钥预分配方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无线通信中加密算法和密钥预分配方案的设计与改进。重点分析了定制化CMEA算法的安全性增强措施,包括替换CAVE表为AES S-盒和增加T-盒轮数,以抵抗线性和差分密码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密钥预分配方案,结合组合设计与启发式方法,有效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与连接性。文章还对方案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原创 2025-07-13 10:51:14 · 3 阅读 · 0 评论 -
28、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重排与定制加密算法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密钥重排方案以及改进的定制蜂窝消息加密算法(CCMEA)。密钥重排方案通过优化多项式池大小和密钥建立概率,显著提高了网络的连通性、抗节点捕获能力和路由决策效率。同时,针对传统CMEA算法的安全漏洞,提出了改进的CCMEA算法,通过引入随机性增强机制,有效抵抗选择明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及线性与差分密码分析。两种技术共同为无线通信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2 09:21:36 · 2 阅读 · 0 评论 -
27、多播指纹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
本文探讨了多播指纹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密钥管理方案。针对多播指纹场景,提出了LKH-CS框架,解决了子组密钥管理在动态成员变化下的通信性能和抗合谋问题;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了密钥预分配和密钥重排方案,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环境下提升网络连通性和密钥利用率的方法。综合分析表明,两种方案在各自应用场景中具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算法性能和安全性,以适应未来智能化和跨领域的安全通信需求。原创 2025-07-11 11:10:26 · 3 阅读 · 0 评论 -
26、组播指纹的密钥管理
本文详细探讨了组播指纹应用中的密钥管理机制,包括动态密钥分配和子组密钥分发的基本概念与实现方法。文章分析了不同密钥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并通过子集结构、密钥依赖性、拉格朗日插值等理论工具讨论了安全性和效率的平衡。同时,介绍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方案在组播通信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场景提出了选择合适密钥管理策略的依据。原创 2025-07-10 16:41:12 · 2 阅读 · 0 评论 -
25、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与组播指纹密钥管理综合解析
本文综合解析了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的事件检测机制与组播指纹密钥管理方案。在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部分,分析了事件检测流程及其相关研究工作,并总结了其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在组播指纹密钥管理部分,探讨了指纹技术与传统密钥管理的矛盾,提出了基于子组划分和动态密钥分配的无勾结密钥管理框架 LKH-CS,有效解决了通信效率与安全性问题。文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9 16:34:39 · 3 阅读 · 0 评论 -
24、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中的事件检测
本文详细探讨了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中的事件检测机制。首先介绍了多级安全数据库模型的基本概念,包括安全级别、事务和应用程序的安全属性。接着深入分析了主动数据库中的规则组成,以及事件、条件和动作的安全级别分配策略。文章还描述了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架构,并重点解析了事件检测的实现方法,包括原始事件和复合事件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具体场景对关键算法进行了应用解读,并展望了其在高安全性需求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8 09:43:00 · 2 阅读 · 0 评论 -
23、企业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与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事件检测
本文探讨了企业数据库安全和多级安全主动数据库事件检测的解决方案。针对企业数据库安全,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企业应用安全解决方案(EISA),通过加密数据、查询翻译及优化通信开销,保障数据隐私并检测未授权更改。对于多级安全(MLS)主动数据库,研究了事件检测机制,通过事件树和事件图构建,确保在不同安全级别间安全检测复合事件,防止非法信息流动。文章还对比了多种数据库安全技术,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对复杂查询的支持、事件检测效率提升以及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原创 2025-07-07 14:58:49 · 2 阅读 · 0 评论 -
22、数据安全解决方案:XML 与数据库的双重保障
本文探讨了两种重要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XML-BB模型和EISA解决方案。XML-BB模型通过引入块的概念,为XML文档的访问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适用于保护文档中的关系。EISA解决方案则通过加密数据库服务器和安全包装器的架构设计,保障了数据库的数据隐私和完整性。文章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案的实现机制、应用场景及其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拓展、应用领域扩展以及与其他先进技术的融合。原创 2025-07-06 14:31:51 · 2 阅读 · 0 评论 -
21、XML-BB模型:保护XML文档中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XML-BB模型,一种用于保护XML文档中节点关系的新型访问控制解决方案。该模型通过引入Block概念,结合累积原则和连接性原则,解决了现有模型在表达复杂访问控制需求时的不足。文章详细阐述了模型的核心组件、语言语义、实际应用考虑及未来发展方向,展示了XML-BB在灵活性、关系保护和语义清晰方面的显著优势。原创 2025-07-05 14:57:35 · 2 阅读 · 0 评论 -
20、基于属性图的方法与XML文档关系保护模型
本文介绍了两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基于属性图的信息共享方法和XML-BB(基于块的访问控制)模型。属性图方法通过属性选择与转换,确保外部用户在访问组织资源时遵循内部安全策略。XML-BB模型则通过块的概念,解决了现有XML访问控制模型在实体关系保护方面的不足,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露。文章还对比了XML-BB与其他模型的差异,并探讨了其在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4 15:08:50 · 3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属性图的访问控制策略转换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属性图的方法,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策略转换为基于凭证的策略,旨在解决外部用户访问资源时的权限管理难题。通过构建属性图并采用不同的属性选择策略,能够高效、安全地管理资源访问权限,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文章结合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潜力。原创 2025-07-03 11:55:38 · 1 阅读 · 0 评论 -
18、基于ECA规则的EPAL隐私执行与属性图访问控制策略映射
本文介绍了基于ECA规则的EPAL隐私执行架构,用于有效规范和执行数据隐私政策,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图的方法,将本地访问控制策略映射到基于凭证的访问控制策略,以实现组织间动态、高效和安全的资源共享。两种方法共同应对数字化环境中的隐私保护与协作安全挑战。原创 2025-07-02 14:46:47 · 2 阅读 · 0 评论 -
17、基于EPAL和ECA规则的隐私执行机制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EPAL和ECA规则的隐私执行机制。通过将隐私规则映射为授权四元组和事件-条件-动作(ECA)规则,系统能够灵活处理简单和复合请求。文章还阐述了策略驱动的数据管理架构,包括事务通知层、事件检测层、条件分析器、动作执行器和认证与授权服务等关键组件。此外,还讨论了隐私策略的定义、存储机制及实现架构,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01 16:06:44 · 2 阅读 · 0 评论 -
16、分布式信息系统中信任关系与隐私策略的研究
本博文探讨了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信任关系与隐私策略。重点分析了信任关系的范围与多样性,引入了信任范围标签来描述信任关系的特征,并讨论了信任关系的生命周期管理。此外,博文还介绍了基于ECA规则的EPAL隐私策略执行架构,以提高隐私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信任关系和隐私策略在信息系统中的综合应用,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30 09:35:41 · 1 阅读 · 0 评论 -
15、分布式信息系统中信任的分析与建模
本文围绕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信任分析与建模展开,提出了信任关系的四元组定义(信任者、被信任者、条件和属性),并详细介绍了信任关系的操作、分类和层次结构。文中还分析了信任的方向和对称性,并通过电子商务服务和Microsoft域信任示例进行具体说明。此外,讨论了信任范围的多样性和信任关系的生命周期管理,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用方法。原创 2025-06-29 10:21:42 · 2 阅读 · 0 评论 -
14、VTrust:基于向量模型的信任管理系统及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信任分析与建模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向量模型的信任管理系统VTrust,详细描述了其信任计算步骤和概念信任模型,并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信任值的计算过程。系统利用实体-关系(ER)技术对信任组件进行建模,并引入了TrustQL语言以方便用户交互。此外,还探讨了信任分析与建模在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目标。原创 2025-06-28 09:51:35 · 2 阅读 · 0 评论 -
13、VTrust:基于信任向量模型的信任管理系统
本文介绍了VTrust——一个基于信任向量模型的信任管理系统,旨在解决分布式开放系统中传统安全技术的局限性。VTrust通过数据库引擎、信任规范引擎、信任分析引擎、信任评估引擎和信任监视器等组件,实现对信任关系的量化管理。系统采用类似SQL的语言TrustQL,支持信任关系的定义、查询和更新。向量信任模型将信任分为经验、知识和推荐三个组件,并通过归一化策略和动态机制进行计算和调整,从而提高信任评估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博文还讨论了系统的架构、信任关系计算算法以及未来改进方向。原创 2025-06-27 11:34:07 · 2 阅读 · 0 评论 -
12、基于混合信任模型的稳健双拍卖协议解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混合信任模型的稳健双拍卖协议,该协议在保证买家和卖家匿名性的同时,提供了高安全性和高效性。协议采用加密技术和阈值访问结构,确保拍卖过程中的不可冒充性、不可抵赖性和公众可验证性。通过与现有协议的对比分析,该协议在计算和通信效率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拍卖场景。文章还探讨了协议在电子市场、金融市场和资源分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原创 2025-06-26 16:29:59 · 2 阅读 · 0 评论 -
11、安全匿名委托与稳健双拍卖协议解析
本文探讨了安全匿名委托系统和稳健双拍卖协议的核心特性与实现方式。安全匿名委托通过局部信任模型和加密技术,实现了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和可审计的委托机制,保护了用户的隐私。而稳健双拍卖协议基于混合信任模型和PVSS方案,解决了现有协议计算成本高、稳健性不足的问题,确保了拍卖过程的公平性和安全性。这些技术为数字化时代的匿名交易和拍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25 14:12:35 · 2 阅读 · 0 评论 -
10、可审计匿名委托协议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可审计匿名委托协议,旨在实现数字交易中的隐私保护和可审计性。通过代理身份机制和安全设计,该协议既保障了用户匿名性,又确保了交易的问责性和安全性。文章涵盖了协议流程、设计目标、应用场景以及潜在问题,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该协议的基础。原创 2025-06-24 09:13:04 · 24 阅读 · 0 评论 -
9、印度迈向安全软件开发目的地之路
本文探讨了印度在安全软件开发领域的发展潜力和挑战。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安全性需求出发,分析了保护NII的紧迫性及面临的威胁,并提出构建标准驱动的安全框架以提升NII安全性。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将安全融入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性,并评估了印度作为安全软件开发目的地的优势和不足。此外,还提出了印度应如何参与全球协作、选择合适的资金和控制选项,并结合SWOT分析制定战略建议。最后,文章展望了印度在安全软件开发领域的未来规划,并介绍了可审计匿名委托机制等创新技术,以支持更安全的数字环境。原创 2025-06-23 16:57:46 · 2 阅读 · 0 评论 -
8、印度成为安全软件开发目的地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印度成为全球安全软件开发目的地的潜力与挑战。文章分析了开发安全和可信软件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中的作用,并指出印度在ICT教育、软件质量、跨国公司研发设施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同时,印度需要在博士级安全研究、安全框架实践、信息安全服务行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公私合作、人才培养、国际协作和系统化的实施规划,印度有望在5-7年内成为全球安全软件开发的重要力量。原创 2025-06-22 13:42:09 · 1 阅读 · 0 评论 -
7、互联网安全:可变病原体与安全软件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中可变网络病原体的特性及其对安全软件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文章分析了网络病原体的传播与检测机制、ICT安全的全球困境以及安全软件开发的难点,并重点阐述了印度在发展安全软件方面的潜力与具体举措。通过重新审视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方法,将安全融入软件开发全过程,全球有望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原创 2025-06-21 11:43:14 · 2 阅读 · 0 评论 -
6、理解可变异的互联网病原体:探索网络寄生虫的威胁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型恶意数字有机体——互联网寄生虫,它具有隐蔽性强、传播行为与正常流量融合、自主变异和学习能力等特点。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感染率、接种率和变异率对网络感染情况的影响,揭示了变异概率是决定寄生虫能否迅速感染整个网络的关键因素。文章还提出了针对网络寄生虫的应对建议,包括加强监测、提高变异检测能力、增强接种措施和优化网络结构,以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原创 2025-06-20 15:49:40 · 2 阅读 · 0 评论 -
5、利用基于位置和视频的信息
本文探讨了基于位置和视频信息的技术在安全和环境控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识别谓词、面部表情谓词以及在访问控制中评估时变谓词的相关方法。文中提出了基于3D表情模型的视频人脸识别技术,以解决光照、姿势和表情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详细描述了面部特征的低级别和高级别表情谓词的提取方法。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在基于逻辑的访问控制策略中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和时间依赖性问题,提出了结合传统规则和时变谓词的评估流程。最后,文章强调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提高系统准确性、处理不确定性以及加强隐私保障。原创 2025-06-19 15:52:10 · 2 阅读 · 0 评论 -
4、分布式应用授权、信任增强安全与位置视频信息在访问控制中的应用
本博客探讨了在分布式应用中实现授权与信任增强安全的方法,以及位置和视频信息如何应用于协商访问控制策略。重点介绍了混合信任模型(包括硬信任和软信任),以及时变谓词(如基于位置、视频识别和面部表情的谓词)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的作用。这些时变谓词具有时间依赖性和不确定性,能够为访问控制策略提供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博客还讨论了如何改进定位技术,提高访问控制策略评估的准确性,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其潜力。最后,总结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18 09:34:52 · 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