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追踪中的噪声处理与多光源重要性采样
光线追踪中的噪声问题
在光线追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图像中出现尖峰噪声的情况。这种噪声的棘手之处在于,随着采样数量的增加,它消失得非常缓慢。以计算图像平均颜色为例,一旦我们在求和中包含了像 (500, 500, 500) 这样的颜色值,就需要相当多范围在 [0, 1] 的额外采样才能恢复到真实的平均值。而且,增加采样数量有时反而会让图像看起来更差,尽管从平均情况来看它是在变好。这是因为随着更多光线被追踪,越来越多的像素路径会随机地碰到光源。
噪声处理方法
- Clamping(钳位)
- 原理 :这是解决该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高于用户设定阈值 t 的样本值 c 进行钳位。算法公式为:$c’ = min(c, t)$。
- 效果 :以镜面球体场景为例,当路径贡献被钳位在 3 时,图像的噪声明显减少。使用每像素 16 个样本渲染的图像,尖峰噪声像素消失,更接近美观的图像。然而,当使用 1024 个样本渲染的图像与最终理想图像对比时,我们会发现镜面球体下方光源在地板和右侧墙壁上的聚焦光(即焦散)丢失了。这是因为照明来自少数高贡献路径,而钳位阻止了它们对最终图像做出太多贡献。
- Path Regularization(路径正则化)
- 原理 :路径正则化比钳位更精细,虽然实现起来需要多做一些工作,但不会像钳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