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生产、流通、采购、使用,是医疗器械产业链上的五大环节。“打通进院的最后一公里”,经销商作为流通环节的一大利益主体,是连接生产厂商与各级医疗机构的纽带,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水大鱼大,天晴修屋顶。在前两期直播中,我们分别俯瞰了疫情这只黑天鹅不断煽动翅膀下,医疗器械行业风云莫测的十年,也跟随广州宝莱特公司以数智力共同去寻找那只“装钱的麻袋”。俗话说,后疫情时代,做不好渠道建设的营销都是耍流氓。

6月29日,第三期《对话·新增长100》医疗健康专题栏目特别走进位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的POCT龙头企业,与明德生物免疫产品线总经理赵晨、医起学创始人易继坤、纷享销客医疗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徐延涛就“规模化发展背景下,渠道的潜力挖掘和精准开发”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抱紧那只“大腿”
医疗器械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新陈代谢非常快,它的进步和普及,更是离不开渠道的演化和推广。
基于医起学这一专业培训平台,易继坤会与很多医疗器械公司打交道,近年来,他观察到一个常见的行业现象:企业虽说都逐渐意识到了渠道的重要性,但真正到了选择经销商的时候,有多少厂家的销售人员,就会有多少选择的标准。
“这不应被视作某个销售员的标准,而应成为整个公司的标准。”易继坤表示,标准一旦建立起来,不仅能提高销售人员寻找到优质经销商的成功率,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能带给经销商一种“安全感”。

该从何处入手?易继坤向我们分享了建标准的“六要素”:
经营理念:经销商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如何,双方经营理念是否相合。
商业信誉:提前探听经销商在同行及终端医院的口碑。
合作配合:评估从前期接触、深入沟通到具体执行全过程中的配合度。
专业水平:行业本身具有较高门槛,要想服务好终端客户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销售网络:有多少二级经销商与经销员,能够覆盖多少目标客户。
资金实力:快速
医疗器械行业渠道开发与厂商合作策略

该博客聚焦医疗器械行业,探讨渠道开发与厂商合作。提出选择经销商的六要素及依企业阶段调整标准;指出不适配经销商的问题;介绍找经销商的方式与执行原则;强调厂商与经销商双向奔赴,建立资源库,从产品和服务破局终端竞争。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9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