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意
以下是三道证明题,均在平面上进行讨论。
以下(x0,y0)−(x1,y1)(x_0,y_0)-(x_1,y_1)(x0,y0)−(x1,y1)表示一条从(x0,y0)(x_0,y_0)(x0,y0)到(x1,y1)(x_1,y_1)(x1,y1)的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与一个点集合相交表示这条直线上存在一个点,这个点也在该点集合中。
我们称(x,y)是有理数点当且仅当x,y均为有理数
实数点,整数点同理。
证明:存在一种划分方式,可以将平面上所有实数点划分成n个非空集合。
使得对于任意一条有两个实数点的直线,它会与这n个集合的每个集合相交。
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我们令第i(0⩽i<n)(0\leqslant i <n)(0⩽i<n)个集合中的点为
{(x,y)∣(x,y)与(0,0)的距离为自然数,且x2+y2≡i (mod n)}\{(x,y)|(x,y)与(0,0)的距离为自然数,且\sqrt{x^2+y^2} \equiv i\ (mod\ n)\}{(x,y)∣(x,y)与(0,0)的距离为自然数,且x2+y2≡i (mod n)}
这实际上就是画圆吗。
注意到,如果不考虑其他实数点的划分,而只考虑这些实数点的划分,满足要求,那么其他实数点随意划分即可
然后你会发现这样的划分方式会满足,因为对于直线(x0,y0)−(x1,y1)(x_0,y_0)-(x_1,y_1)(x0,y0)−(x1,y1),有无数个半径为自然数的圆包含它们两个点,而这条直线又会与里面的每个圆相交,于是与所有点集合相交,完。
证明:有理点
第i个集合中的点为
{(x,y)∣max(∣x∣,∣y∣)为自然数,max(∣x∣,∣y∣)≡i(mod n)}\{(x,y)|max(|x|,|y|)为自然数,max(|x|,|y|)\equiv i(mod\ n)\}{(x,y)∣max(∣x∣,∣y∣)为自然数,max(∣x∣,∣y∣)≡i(mod n)}
这就是点出正方形上的所有有理点。
注意到,如果不考虑其他有理点的划分,而只考虑这些有理点的划分,满足要求,那么其他有理随意划分即可
对于直线(x0,y0)−(x1,y1)(x_0,y_0)-(x_1,y_1)(x0,y0)−(x1,y1),有无数个长度为偶数的正方形包含它们两个点,而这条直线又会与里面的每个正方形相交,且相交点为有理点,证毕。
相交点是有理点是因为有理数运算的封闭性,读者可以自己想一想
证明:整数点
好戏来了。
对于(x,y)(x,y)(x,y),它的所述集合是max(x,y) mod nmax(x,y)\ mod\ nmax(x,y) mod n
注意到,如果正整数i(i>1)成立,那么i-1也会成立。换言之,用数学归纳法,1~i都会成立。质数有无限多个,所以只要证明n为质数时存在划分方式即可。
对于一条有两个整数点的直线,我们可以将其表示成(x,y,p,q)(x,y,p,q)(x,y,p,q)
x,y,p,qx,y,p,qx,y,p,q均是整数,且(p,q)=1(p,q)=1(p,q)=1
因为(p,q)=1(p,q)=1(p,q)=1,所以p,q中必然有一个不是n的倍数
对于这条直线上的每个整数点,我们可以表示成集合
{(x+pk,y+qk)∣k是整数}\{(x+pk,y+qk)|k是整数\}{(x+pk,y+qk)∣k是整数}
我们分情况讨论:
(1)p=qp=qp=q,则p=1,q=1,那么这样的一条直线横纵坐标中的最大者确定了,且这个最大者不停加上任意整数,便历了所有mod n可能的余数,于是肯定会与所有点集合相交。
(2)p≠qp =\not qp≠q,由于对称性,假设p≢0 (mod n)p \equiv \not 0\ (mod\ n)p≢0 (mod n)(不满足将下文’x’换成’y’,‘y’换成’x’)。则对于不等式x+pk>y+qkx+pk>y+qkx+pk>y+qk的整数解肯定有无限多个,且它们都满足小等某个整数或大等某个整数。
因此,x+pk,其中k满足x+pk>y+qkx+pk,其中k满足x+pk>y+qkx+pk,其中k满足x+pk>y+qk会便历n的完全剩余系(毕竟p与n互质)。
证完。
完结撒花
一道有趣的构造题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5-30 19:32:1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