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轴——看不见的Crosstalk

肝肠轴揭示了肠道菌群如何影响肝脏健康,尤其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调可导致毒素进入循环,加剧肝脏疾病进程。动物实验显示,NAFLD可通过菌群移植传播,表明菌群失衡可能是疾病原因。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是潜在的干预手段,但更多研究仍需探索直接操纵肠道菌群对NAFLD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肝肠轴——看不见的Crosstalk

文献导读

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宿主肠道内的微生物,它参与了宿主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影响机体的营养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及抗菌作用,因此肠道菌群又被人称之为"被遗忘的器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到肠道菌群与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从而提出一些像"肠脑轴"和"肠肝轴"等名词。

背景介绍

肠道微生物组的功能

据统计,定植于人体肠道内数量约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种类多达1000多种,大大超过了人体的基因组数量。婴儿在出生后,其肠道内开始有来自于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定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体内的肠道菌群逐渐与成年人相似,并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宿主携带的肠道菌群其在体内发挥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1.参与多种物质的营养代谢。其能产生一系列的催化酶参与膳食纤维、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从而促进肠道吸收短链脂肪酸(SCFA)。肠道菌群也能够合成一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叶酸、核黄素等维生素,并参与胆汁酸和外源性物质代谢。2.肠道菌群参与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发育和调节。此外,其还能够调节或影响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成熟及功能。(3)肠道菌群能够抵抗外来病原菌的侵袭。肠道菌群紧紧地黏附于肠上皮细胞,形成天然独特的生物黏膜屏障,可有效防止病原菌的入侵,且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如丁酸等能够帮助修复受损肠上皮细胞。截至目前,诸多CNS文献已经报道了肠道菌群失调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促进了人类许多慢性和急性疾病。那么肠道菌群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段来影响宿主的呢?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我们今天的主题:肝肠轴来实现的。

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合成和解毒器官,同样也是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免疫器官之一。肝脏拥有双重血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