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技术
DavyYew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作图]哪种SmartArt更好?--总体目标
下面几种SmartArt,你觉得哪种好一些?a) b)c) d) e)补一个新效果 ===== by 鬼谷子@魔教 ======原创 2009-12-24 00:23:00 · 622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架构的改造是个持续、全面、螺旋的过程
系统架构是一个产品的基石,它的扎实是产品成长性的保障。 但是,架构永远与产品是共同成长的。 新产品刚推出时,快速、可用即行,不可能构造一个复杂、庞大的基础架构。 随着产品的热火,压力越来越大,容量、伸缩性问题就来了。在保证业务的前提下,对架构进行优化、改造就成为必要。 1、持续 如果产品持续热火、用户量不断增长、数据逐渐少量化、业务功能越来越复杂,这种改造就将是持续性的。 2、全面原创 2009-09-02 00:24:00 · 433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业务架构
软件的业务架构(Business Architecture, BA)是个较新的词,可以说是(需要软件化的)业务逐渐复杂的结果。业务复杂到一定规模后,必须对其进行梳理与设计,结果就是BA。 BA通常的工作就是:识别模块、划分功能、厘定(他们间)关系。 一、模块结构图 复杂的系统,通常用模块结构图来表达顶层架构。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将构建系统将由3个子系统组成,并与二个已有的外部系统打交道。原创 2009-09-01 00:24:00 · 765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上海技术英雄会摘要
技术英雄会周六(2009-08-29)又在上海召开了,今年是第2届了。http://subject.youkuaiyun.com/herovideo2009/video.html 这2天眼睛有点疼,就先写个摘要吧。 -----看好的产品/技术:------- 》TOP(淘宝开放平台)top.TaoBao.com 其实看好的是‘展示在外部,交易在TB’! 》和信(hesine.com)的手机原创 2009-08-31 00:24:00 · 389 阅读 · 0 评论 -
业务分析/领域建模的主要内容
模型(Model)通常由2部分组成: 1)元素(Element) 2)(元素间的)关系(Relationship) 因此,领域建模(Domain Modeling)/业务分析的主要就是: 1)寻找业务对象(Business Object) 2)恰当建立这些对象间的关系 — 请参考小唐前面的BLOG 业务分析并不深奥!原创 2009-03-06 00:24:00 · 646 阅读 · 0 评论 -
独孤九剑与设计模式
摘自:李会军给《设计模式——基于C#的工程化实现及扩展》一书作的推荐序。 --------------------------------------------- 且看《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的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使攻敌不得不守。虽只一剑九式,却是变化无穷,学到后来,前后式融会贯通,更是威力大增。能料到他要出甚么招,反招却抢在他头里。敌人手还没提起,你长剑已指向他的要害,他再快也没原创 2008-11-20 00:24:00 · 515 阅读 · 0 评论 -
[生活化技术]组合模式 vs. 理发店价格表
对于下图所示的软件模型,如何阐述它? 这是Composite软件设计模式,尽管并不复杂,但很多技术人员说明它或者举例时非常晦涩,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好一些的方式是举例: 似乎还是太技术化、太抽象,那就让我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一下吧:原创 2008-10-24 00:24:00 · 481 阅读 · 0 评论 -
别扭翻译之de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国内专业化的翻译是去中心化。 这也未免太技术化、太古板了些吧?! 还是译成‘离心’/‘分散’的好,更倾向于前者。原创 2008-08-11 00:24:00 · 458 阅读 · 0 评论 -
摘:架构优化在何时,方成为公司的推动力与核心竞争力
。。。 诚然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还不是很确定,变化也确实很多,但是这不应该是我们拒绝做技术架构上的思考、改进、重构的理由。商业上的东西是需要关注的,但是毕竟这方面不是我们技术人员的专长,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的重点。 我们技术人员的重点应该在于思考实现一个合理的架构,以保证能够快速响应商业的变化,并迎接商业大爆发时的稳定性、性能等方面的挑战。而不应该单纯认为架构的优化应该在业务模式明确稳定、变化很少之原创 2008-07-22 00:24:00 · 380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Excel技巧,及其蕴含的编程规范思想
神相同学总结了‘用OFFSET和COUNTA实现动态增加下拉列表’的Excel技巧,大家都可以学习一下。 这项技巧中,一下子就提供了3个优点: 》元数据单独定义,便于维护 》使用‘命名’来定义区域,便于其它地方引用 》利用公式来保持伸缩性(自动去除空格) 事实上,这与软件开发是相通的,可以对应到软件开发中的一些优秀编码规范: 》数据抽象、 》定义独原创 2009-12-10 00:23:00 · 448 阅读 · 0 评论 -
转帖: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好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国南方有个乡原创 2009-02-17 00:24:00 · 415 阅读 · 0 评论 -
转:网站架构相关PPT、文章整理
原文:网站架构相关PPT、文章整理(更新于2009-7-15) 1、amazon Amazon的分布式key-value存储系统(dynamo)的论文 2、ebay ebay架构演变历程(The eBay Architecture) ebay架构原则(eBay architecture principles) ebay的自动化(Teaching machines to原创 2009-08-24 00:24:00 · 499 阅读 · 0 评论 -
一个Excel技巧,及其蕴含的编程规范思想
神相同学总结了‘用OFFSET和COUNTA实现动态增加下拉列表’的Excel技巧,大家都可以学习一下。 这项技巧中,一下子就提供了3个优点: 》元数据单独定义,便于维护 》使用‘命名’来定义区域,便于其它地方引用 》利用公式来保持伸缩性(自动去除空格) 事实上,这与软件开发是相通的,可以对应到软件开发中的一些优秀编码规范: 》数据抽象、 》定义独原创 2009-12-10 00:23:00 · 448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杂论架构
一、架构的含义许多人对什么是架构或者架构设计包含什么内容比较模糊。我就来说上几句。‘什么是架构’涉及定义,需要精确性,难免会有争论。不过,以下几个理解估计共鸣者不少。1、架构是一种设计我们平时说‘张三,你做一下架构设计;李四,请将架构(设计)图给我看一下’,总是将架构与设计关联使用。事实上,英文表述是‘Architecture Design’,也是这个意思。那么,已经有了原创 2009-08-27 00:24:00 · 421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第四次 Erlang 开发者大会(CN Erlounge IV)将在杭州举行
Erlang在大型互联网、开放平台、云计算等高并发环境的构建中,越来越受欢迎了!CN Erlounge IV今年放在杭州,估计是让Alibaba主要赞助吧。吴老板、大波、安平,你们可以展示一下我们的XEngine、XCube喽。官方网站:http://ecug.org/ ===== by 鬼谷子@魔教,更多内容在 http://DavyYew.BlogBus.com ======原创 2009-08-14 00:24:00 · 545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生活化技术:抽象工厂模式 vs. 服装采购
曾经想写一个“生活化技术”系列,希望用简单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技术。离第1篇([生活化技术]组合模式 vs. 理发店价格表)的正式发布也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决定继续。今天来谈‘抽象工厂模式’。下面是原始的模型图: 我用下面这个生活中的例子(淘宝店家服装采购)来举例,看你能否理解? 比较一下下面这个图,有何区别? ===== by 鬼谷子@魔教,更多内容原创 2009-08-03 00:24:00 · 386 阅读 · 0 评论 -
建模:产品(Application)积分算法 -
原创 2008-10-10 00:24:00 · 561 阅读 · 0 评论 -
[作图]哪种SmartArt更好?--里程碑
a) b) c) d) e) ===== by 鬼谷子@魔教 ======原创 2009-12-25 00:23:00 · 568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一些架构策略
原文(http://akfpartners.com/techblog/2009/08/11/scalability-best-practices/)谈了一些‘可伸缩性’的最佳实践,我将之整理成‘架构策略’。 ===== by 鬼谷子@魔教,更多内容在 http://DavyYew.BlogBus.com ======原创 2009-09-10 00:24:00 · 470 阅读 · 0 评论 -
[CTO札记]架构改造(SOBS)4原则
上周我在‘[CTO札记]架构的改造是个持续、全面、螺旋的过程’一文中提到了架构改造的3个过程特点,不过‘分步进行’这条最重要的没有明确,因此现在重新整理成‘架构改造4原则’。 ===== by 鬼谷子@魔教,更多内容在 http://DavyYew.BlogBus.com ======原创 2009-09-06 00:24:00 · 463 阅读 · 0 评论 -
《完美软件》读书笔记11:信息摄取
1、使用萨提亚交互模型来解析沟通 萨提亚(Virginia Satir)交互模型有助于帮助软件测试人员改进他们对软件状态进行观察和沟通的系统。 一个模型的作用是简化一个复杂的的过程。萨提亚交互模型首先将任何沟通过程都分解为4个主要的阶段: A)摄取:并不是‘就那样发生’,还包括了选择的过程 B)确定含义:摄取的数据本身是没有含义的,直到有人赋予它们某个含义。确定含义的过程和摄取过程相互作用 C)确定重要性:数据也许会给出某些含义的暗示,但从严不会暗示其重要性。 如果不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原创 2010-06-07 17:15:00 · 39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