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架构中的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技术、风险与应对策略
1. 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中有多种通信技术,每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1.1 低功耗蓝牙(BLE)
低功耗蓝牙(BLE)设备于2010年作为蓝牙4.0规范的一部分引入,专为物联网设计,是一种低功耗的蓝牙技术。与传统蓝牙相比,BLE设备在传输间隙会让无线电处于休眠状态,从而显著降低功耗。它非常适合可穿戴设备(如健身带、智能手表)和家庭自动化设备(如智能锁、智能照明)。
BLE中有两种类型的设备:
- 外围设备(也称为从设备):通常是需要节能的受限设备。
- 中央设备(也称为主设备):通常是具有更多处理能力和内存的设备。例如,健身追踪器是外围设备,与之同步的手机则是中央设备,负责处理和显示数据供用户查看。
BLE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与传统蓝牙相同,但BLE设备不能直接与传统蓝牙设备通信。在数据传输模式下,数据通常以片段形式共享,以减少能耗。外围设备可以长时间处于待机模式,并定期激活以检查中央设备是否有未处理的消息。这种可靠的通信通过“停止并等待”(S&W)自动数据包重传和时分多址(TDMA)机制实现。通信通过AES - CCM 128位密钥算法进行加密,但在配对过程中生成对称密钥的阶段是完全未加密的。
1.2 6LoWPAN
6LoWPAN(IPv6的缩写)在个人区域网络上使用低功耗无线通信。它是一种网状网络,每个节点或终端都有唯一的IPv6地址,便于与互联网通信,支持单播、多播和广播通信。
其架构包含三种类型的设备:
- 简化功能设备(RFD):传感器功能较少,也称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