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氧化银储备电池:特性、构造与性能解析
1. 概述
锌/氧化银储备电池是一种重要的电池类型,尤其在导弹和航空航天应用中表现出色。它以高倍率性能和高能量密度著称。电池采用薄板和大表面积电极设计,增强了高倍率和低温性能,并具有平坦的放电特性。不过,这种设计会缩短电池激活或湿态下的保质期,因此需采用储备电池设计以满足储存要求。
1.1 发展历程
- 伏打曾用锌/氧化银电化学系统展示了使用不同金属构建“堆式”多电池结构以获得高电压的可能性。
- 二战初期,安德烈教授设计出实用的二次电池。
- 二战后,美国军方对干充电一次电池产生兴趣,因其单位重量和体积的能量输出高且倍率性能好。最终推动了航空航天领域(包括军事和民用)轻量化电池的发展,载人航天计划也将其作为飞行器的电源。
1.2 分类及性能
锌/氧化银储备电池分为手动激活和远程激活两类:
- 手动激活电池 :用于空间系统和可触及的地面应用,通常采用传统封装形式。其性能范围为比能量约 60 - 220 Wh/kg,能量密度 120 - 550 Wh/L。
- 远程激活电池 :主要用于武器和导弹系统,需长时间待命、能快速远程激活,并在 2 - 20 分钟内高效高倍率放电。由于自带激活装置,比能量和能量密度有所降低,分别约为 11 - 88 Wh/kg 和 24 - 320 Wh/L。
2. 化学原理
作为一次电池系统,锌/氧化银电池放电时的电化学反应如下:
- 正极(阴极)为氧化银,可能是一价氧化银(A
锌/氧化银电池特性与构造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