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银电池:特性、性能与应用全解析
1. 氧化银电池概述
氧化银二次电池以其高比能量和功率密度而闻名。不过,银电极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对高比能量或功率密度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如轻便医疗和电子设备、潜艇、鱼雷以及太空应用等。
氧化银电池的发展历程丰富。1800 年,Volta 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银锌堆电池,这是“银电池”的首次记录使用。19 世纪早期,该电池占据主导地位。此后 100 年,人们对含银和锌电极的电池进行了大量实验,但这些电池均为一次性(不可充电)类型。19 世纪 80 年代后期,Jungner 首次报道了可工作的二次银电池,他最初试验了铁/氧化银和铜/氧化银电池,最终选择镉/氧化银电池用于电动汽车推进实验,但这些电池循环寿命短且成本高,商业吸引力不足。直到 1941 年,法国教授 Henri Andre 为实用的可充电锌/氧化银(银锌)电池提供了关键技术,他使用半透膜玻璃纸作为隔膜,阻止可溶性氧化银迁移到负极板,并防止锌“树”(枝晶)从负极向正极生长,这是电池短路的两大主要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银镉电池因银锌和镍镉技术的出现而重新受到关注,其循环寿命优于银锌系统,由 Yardne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首次商业化。后来,Westinghouse Corporation 报道了银铁电池的商业应用。
2. 不同类型氧化银电池的优缺点
| 电池类型 | 优点 | 缺点 |
|---|---|---|
| 银锌(锌/氧化银)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