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中基于FCN和嵌入编码的人类活动识别
1. 问题定义
活动识别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分类问题,目标是为传感器事件序列赋予活动标签。我们将问题建模如下:一组传感器 $S = {s_1, …, s_{|S|}}$ 会产生事件 $e_i \in E$。事件是传感器发出信号时返回的值或状态,即 $e_i = (s_i, v_i, t_i)$,其中 $s_i$ 是传感器ID,$v_i$ 是传感器返回的值,$t_i$ 是传感器状态或值改变的时间。序列 $L_i$ 是活动的轨迹,它是一系列事件 $Seq_i = (e_i, …, e_n)$。通过语义分割,每个 $L_i$ 可以与一个活动标签 $a_i \in A$ 相关联。
在此次研究中,我们未考虑事件发生的时间戳 $t_i$,在实验中直接忽略该参数,目的是能够不依赖一天中的时间来识别活动。例如,“睡觉”活动通常在夜间出现,但也可能在白天的任何时间出现,不同的人作息习惯不同,有人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有人则相反。
2. NLP编码
我们的假设是将传感器事件视为单词,将活动序列视为文本句子,这些句子描述了居民进行的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从数据集中提取每个活动序列,将其作为NLP中的句子。借助数据集提供的标签,可以确定每个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2. 如前文所述,事件 $e_i$ 由传感器ID $s_i$、值 $v_i$ 和时间戳 $t_i$ 组成。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忽略时间戳 $t_i$,将传感器ID $s_i$ 与其值 $v_i$ 连接起来,创建一个传感器单词。例如,$s_i = M001$ 且值 $v_i = ON$ 时,就变成了 $M001ON$。所有这些不同的文本单词定义了用于描述活动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7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