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35、计算病理学中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分类探索
本文探讨了计算病理学中可解释人工智能(XAI)的分类与应用,重点分析了AI解决方案的用户界面组件设计、解释的多样性及其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差异。文章介绍了衡量解释质量的有效性、效率与用户满意度,并引入系统因果性量表(SCS)作为评估工具,同时提出通过因果性实验室研究人机交互中的决策过程。最终强调模型透明度、可靠性和数据保护对构建以人为中心AI的重要性,为未来人机协作的病理诊断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10-01 00:57:17 · 33 阅读 · 0 评论 -
34、计算病理学中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分类研究
本文系统研究了计算病理学中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分类框架,涵盖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如病理学家、AI研究员、质量经理等)的角色与需求,提出了从行政/经济、应用领域和技术三个维度对AI解决方案进行分类的方法。文章还探讨了人机界面设计,特别是病例与切片查看器的功能,分析了AI在临床诊断、医学研究和质量保证中的应用实例及发展趋势,如多模态数据融合、可解释性增强和云平台部署。同时,针对数据隐私、技术复杂性、法规监管和人才短缺等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推动AI在计算病理学中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9-30 14:18:45 · 27 阅读 · 0 评论 -
33、人工智能与残障人士及可解释人工智能在计算病理学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促进残障人士福祉与平等中的作用,强调人类与AI的伙伴关系、设计包容性、政策规范及算法偏见应对;同时深入分析了可解释人工智能在计算病理学中的应用挑战与发展路径,提出涵盖利益相关者、解决方案类型、界面设计、解释类型与质量衡量的系统分类法,并展望未来跨学科协作、技术创新与社会参与的融合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29 11:34:39 · 26 阅读 · 0 评论 -
32、人工智能与残障人士:算法偏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为残障人士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因算法偏见加剧歧视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算法偏见在就业、公共安全、教育和福利等领域的具体表现,揭示了隐私与偏见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指出代理歧视等技术性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技术、法律到社会层面的综合应对策略,包括数据多样性、模型公平性优化、完善法律监管以及促进残障人士参与。同时强调人类判断在复杂决策中的不可替代性,倡导人机协同以实现更公正、包容的决策体系。最终呼吁多方协作,持续改进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平性与透明度,推动科技向善发展。原创 2025-09-28 12:01:15 · 47 阅读 · 0 评论 -
31、AI助力残障人士:挑战与应对策略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助力残障人士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涵盖隐私保护、就业推荐系统中的歧视风险、技术应用中的偏见假设等问题。文章强调通过参与式设计、价值敏感设计等方法实现用户中心的包容性协作,并指出政策在解决价值冲突和保障残障人士权利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技术发展应与社会变革协同推进,呼吁加强技术创新、社会教育、政策完善和国际合作,以构建公平、包容的人工智能应用环境。原创 2025-09-27 14:54:18 · 44 阅读 · 0 评论 -
30、人工智能与残障人士:人机伙伴关系的反思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残障人士可及性与社会包容性方面的潜力与挑战。基于社会残障模型,文章分析了语音、图像识别、文本简化、自动驾驶及教育就业中AI应用的实际效益与伦理风险,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个性化定制和政策激励的重要性。同时指出AI可能带来的歧视、隐私泄露和自主性丧失等问题,并提出改进算法、加强数据保护和促进公平参与等应对策略,倡导构建尊重残障人士权益的人机伙伴关系。原创 2025-09-26 16:54:10 · 27 阅读 · 0 评论 -
29、虚拟教学助手:技术、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教学助手(VTAs)在智能教育中的应用与关键技术挑战。重点分析了四个方面:知识追踪中的数据稀疏性与异构数据融合问题;图表理解面临的标注缺乏与语义抽象性难题;可解释视觉推理中存在的定义混淆、研究对象差异与评估指标缺失;以及一阶逻辑提取与表示中的复杂性与语义难处理性。文章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尝试与局限,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旨在推动VTAs实现更高效、可解释和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原创 2025-09-25 12:09:03 · 32 阅读 · 0 评论 -
28、虚拟教学助手:关键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虚拟教学助手(VTAs)中的四项关键技术:教育知识图谱、自然语言问答、视觉问答和学习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的原理、方法与应用,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教学场景中的协同作用。通过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实现智能问答、理解图像内容以及分析学习行为,这些技术共同推动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发展。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质量、计算资源和隐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结合在线教育平台的案例,展示了VTAs在提升学习效果方面的潜力,展望了未来深度融合、可解释性增强和跨领域扩展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24 14:10:52 · 32 阅读 · 0 评论 -
27、在线学习中的学习者参与度检测与虚拟教学助手技术
本文探讨了基于多模态信号(如鼠标、键盘和目光注视)的学习者参与度检测技术,通过非侵入式数据收集与分析,有效评估在线学习中的学习状态,并与学习结果建立关联。同时,介绍了虚拟教学助手(VTAs)的三大智能服务: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指导和熟练度评估,展示了其在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方面的潜力。文章进一步提出将参与度检测与VTAs结合的可行路径,通过数据共享与算法融合,实现更精准、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支持,并以假设平台案例说明其应用流程,展望未来在线教育的技术融合与发展。原创 2025-09-23 13:00:09 · 25 阅读 · 0 评论 -
26、海洋安全与学习参与度的创新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两项创新技术的应用:一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鲨鱼探测系统SharkSpotter,通过无人机与深度学习实现高效、环保的实时鲨鱼监测,显著提升海滩安全性;二是利用计算机使用行为(如鼠标、键盘交互)建模学习者参与度,结合多模态方法改善在线学习中的参与与评估问题。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技术优势、现存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跨领域合作与技术创新的潜力,旨在推动海洋安全与教育科技的共同进步。原创 2025-09-22 16:00:34 · 18 阅读 · 0 评论 -
25、利用无人机进行鲨鱼检测:SharkSpotter系统解析
SharkSpotter是全球首个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无人机鲨鱼检测系统,通过航拍视频实时识别鲨鱼及其他海洋生物,准确率达90%,显著提升海滩安全性。该系统克服了数据收集、环境干扰和软硬件部署等多重挑战,具备高精度、低成本、实时警报等优势,已在澳大利亚多个海滩成功应用,有效降低巡逻成本并促进旅游业复苏。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持续技术升级与功能扩展。原创 2025-09-21 09:51:08 · 22 阅读 · 0 评论 -
24、AI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及鲨鱼检测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以及鲨鱼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在环境健康领域,AI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预测模型帮助分析多污染物暴露对出生结果等健康影响,并构建高时空分辨率的细颗粒物预测模型。在鲨鱼检测方面,传统监测方法存在成本高、准确性低等问题,而结合无人机与深度学习的智能系统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率。文章还介绍了AI应用的详细流程、技术优化措施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AI在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中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20 14:31:22 · 24 阅读 · 0 评论 -
23、AI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AI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涵盖数据可视化分析、化学混合物与不良出生结果的模式识别、以及地理空间探索等研究方法。通过DoMiNO项目案例,展示了VizAR工具和AGT-Fisher算法在发现有害暴露模式中的作用。文章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规模、质量、鲁棒性、透明度及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数据增强、迁移学习、少样本学习等应对方案。最后展望了数据共享、算法创新、跨学科合作和社会参与在推动该领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AI在改善公共健康和环境政策方面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19 09:53:45 · 35 阅读 · 0 评论 -
22、AI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从数据挖掘到决策支持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空气污染与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DoMiNO项目如何通过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揭示孕期暴露于空气化学混合物与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联。研究采用AGT-Fisher算法进行共定位模式挖掘,并开发交互式可视化工具VizAR,帮助用户探索和理解复杂的地理空间模式。结合真实数据集与多源信息,该框架不仅填补了科学知识空白,还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算法、丰富数据类型,并拓展至更广泛的环境健康问题。原创 2025-09-18 11:03:24 · 34 阅读 · 0 评论 -
21、下水道腐蚀预测与人工智能在环境健康领域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环境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高斯过程的下水道腐蚀预测模型及其在H₂S时空变化建模中的应用。同时,系统梳理了AI在空气质量预测、健康结果分析、污染源解析和决策支持四大方向的技术方法与实际案例,并通过DoMiNO项目展示了多技术融合在新生儿健康研究中的潜力。文章总结了当前的应用成果,展望了多模态数据融合、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健康评估等未来方向,并指出了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跨学科合作及伦理问题等挑战,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创 2025-09-17 16:12:08 · 23 阅读 · 0 评论 -
20、污水管网腐蚀预测助力可持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GP)的污水管网腐蚀预测模型,旨在解决因数据稀疏带来的挑战。模型以硫化氢(H₂S)和温度为核心影响因素,结合吸收状态随机游走(ASRW)和物理驱动的均值函数,实现对整个管网腐蚀风险的准确预测。通过留一法评估,预测误差低于10%,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研究还探讨了模型改进方向,如引入时间模式、增加传感器部署,并展示了其在智能化学投加和气味投诉控制中的应用潜力,为污水管网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原创 2025-09-16 15:06:35 · 35 阅读 · 0 评论 -
19、AI在抗击新冠疫情与污水腐蚀预测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抗击新冠疫情和污水腐蚀预测两大领域的应用。在疫情防控方面,AI通过整合多种预测模型、分析蛋白质结构、实时监测传播动态、挖掘社交媒体数据等手段,助力科学决策与疫苗研发。在基础设施维护方面,AI采用贝叶斯非参数方法结合高斯过程,有效预测大规模污水管网的腐蚀风险,提升运维效率并降低成本。文章还分析了技术原理、案例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AI在公共卫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15 15:33:57 · 37 阅读 · 0 评论 -
18、人工智能助力抗击新冠疫情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关键作用,涵盖诊断、预测、药物研发和防控策略制定等多个方面。通过分析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优势与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提升效率、准确性和降低感染风险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文章也指出了AI在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及技术普及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多学科融合、智能化防控系统和全球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9-14 11:20:58 · 46 阅读 · 0 评论 -
17、AI 助力 3D 神经元结构重建:高效追踪与精准分析
本文介绍了AI在3D神经元结构重建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MEIT逐块追踪框架如何在保持高召回率的同时显著降低内存和时间消耗。相比传统方法Rivulet2,MEIT通过自适应扩展追踪块的方式实现了更高效的大规模图像处理,并在多种物种数据上验证了其优越性。文章还探讨了当前神经元分割与追踪的挑战,提出了未来方向如端到端模型、深度主动学习与模型可解释性提升,为推动脑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原创 2025-09-13 09:38:44 · 24 阅读 · 0 评论 -
16、AI 增强的 3D 生物医学数据神经元结构重建分析
本文综述了AI增强的3D生物医学数据中神经元结构重建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3D MKF-Net在神经元图像分割中相较于3D U-Net的性能提升,基于GAN的骨架到神经元图像翻译用于数据增强的新策略,以及Rivulet1、Rivulet2和MEIT三种智能追踪算法的原理与改进。通过定量比较多种方法在Janelia果蝇数据上的表现,展示了MKF-Net + MEIT在重建精度与F1得分上的优势。同时深入解析了Rivulet系列算法在灰度加权距离变换、多模板快速行进、梯度回溯及分支处理方面的核心技术,并探原创 2025-09-12 13:58:02 · 23 阅读 · 0 评论 -
15、AI 助力神经元结构重建的 3D 生物医学数据分析
本文探讨了AI在3D生物医学图像中神经元结构重建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提升分割效率与精度的多种深度学习方法。针对计算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重交叉2.5D CNN的输入压缩策略和基于师生网络的知识蒸馏模型压缩技术。为提高分割精度,设计了多尺度核融合网络(MKF-Net)以捕获复杂神经元形态,并采用GANs合成数据缓解训练样本不足的挑战。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在保持高效推理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神经元分割性能,为大规模3D神经元图像分析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原创 2025-09-11 16:43:20 · 23 阅读 · 0 评论 -
14、联邦学习与3D神经元重建:医疗与生物领域的创新探索
本文探讨了联邦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其在数据安全、隐私和异构性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同时深入分析了3D神经元重建的技术难点与基于深度学习的应对方法。文章还展望了3D神经元重建在精度提升、多模态融合和跨领域协作方面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联邦学习与神经元重建结合的可能性,以实现多机构协同研究中的隐私保护与模型优化,推动医疗与生物科学的创新进步。原创 2025-09-10 13:08:47 · 23 阅读 · 0 评论 -
13、联邦学习:隐私保护与开放创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深入探讨了联邦学习在隐私保护与开放创新中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分析了其面临的安全威胁(如梯度攻击、后门与投毒攻击)及应对策略,包括差分隐私、剪枝和数据清理等方法。同时,文章系统阐述了数据异质性问题,涵盖统计异质性、模型架构异质性和跨孤岛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如聚类联邦学习、个性化联邦学习和知识蒸馏技术。通过实际医疗应用案例验证了联邦学习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其在安全增强、技术融合与多领域拓展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其在医疗保健等行业推动数据共享与协作创新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09 12:24:45 · 29 阅读 · 0 评论 -
12、隐私保护开放创新的联邦学习助力数字健康
本文探讨了联邦学习在数字健康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其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医疗数据的协作建模。文章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基本框架、跨机构与跨设备两种类型及其关键利益相关者,并深入讨论了后门攻击和梯度攻击等安全隐私挑战,提出了包括异常检测、差分隐私、梯度压缩和同态加密在内的防御机制。最后,阐述了联邦学习对推动医学研究、提升临床决策和支持患者隐私保护的重要意义,展示了其在促进医疗行业开放创新中的巨大潜力。原创 2025-09-08 09:51:07 · 20 阅读 · 0 评论 -
11、悉尼铁路运营优化:基于数据与AI的智能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基于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悉尼铁路运营优化方案,重点分析了列车延迟的定义、类型及其传播机制,并利用条件贝叶斯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对延迟进行预测与追溯。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评估不同层次的准点率,提出了提升时刻表鲁棒性的策略。文章还指出当前铁路数据在用户特征空间细节上的不足,展望了多源数据融合、实时预测与个性化服务等未来方向,旨在实现更智能、高效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铁路运营体系。原创 2025-09-07 09:45:50 · 40 阅读 · 0 评论 -
10、交通运输的未来:如何通过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铁路运营绩效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城市铁路系统的运营绩效,重点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时刻表鲁棒性评估模型。通过系统延误分析、吞吐量估计和占用时间规划三个维度,结合悉尼火车系统的实际案例,展示了数据驱动方法在识别延误热点、优化路线容量和提升调度弹性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融合历史运行数据与AI建模可显著增强铁路系统应对干扰的能力,提高准点率和服务可靠性,为未来智能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原创 2025-09-06 15:14:20 · 32 阅读 · 0 评论 -
9、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实时公交出行时间预测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公交出行时间预测方法,结合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地图匹配,并利用LSTM网络对路段级出行时间进行序列预测。通过在悉尼区域的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多种场景(工作日/周末、高峰/非高峰、高速公路/非高速公路)下均优于移动平均、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等基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强实时性和良好适应性,有助于提升交通管理效率与乘客出行体验。未来将引入图神经网络以进一步捕捉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动态变化,提升预测性能。原创 2025-09-05 14:34:26 · 32 阅读 · 0 评论 -
8、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公交出行时间预测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实时公交出行时间预测方法,结合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与通用交通数据规范(GTFS),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预测框架。该方法涵盖实时数据收集、GPS数据地图匹配、模型训练与预测等关键环节,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并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校正GPS误差,提升了预测精度。通过在悉尼地区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高公交到达时间预测准确性,改善乘客出行体验,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并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动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9-04 11:49:55 · 42 阅读 · 0 评论 -
7、机器学习在水资源管理与公交旅行时间预测中的应用及挑战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水资源管理和公交旅行时间预测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在水资源管理中,重点分析了认知与随机不确定性的建模方法,并提出通过贝叶斯线性模型和狄利克雷分布进行处理,同时讨论了AutoML带来的缺乏稳定性和过度自信风险及应对策略。在公交旅行时间预测方面,阐述了城市化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强调实时准确预测对提升公交服务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完整的预测流程与操作步骤。文章还通过mermaid流程图和对比表格直观展示了两个领域的关键环节,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原创 2025-09-03 12:03:51 · 22 阅读 · 0 评论 -
6、高效水基础设施管理中的机器学习应用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高效水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涵盖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参数与非参数模型对比、贝叶斯非参数建模及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技术。重点分析了机器学习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所面临的三大风险:因素分析中的相关性与因果性混淆、数据不完美导致的偏差、预测不确定性与AutoML结果不稳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因果推断、数据增强、不确定性量化和领域知识融合。最后展望了更复杂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实时预警系统及跨领域合作等未来发展方向,强调通过科学方法与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可靠的水系统管理。原创 2025-09-02 16:46:32 · 26 阅读 · 0 评论 -
5、利用机器学习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效率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效率,聚焦于水管故障预测和水质预测两个实际案例。文章系统分析了机器学习在因素分析、模型设计与推理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因素分析方法,引入迁移学习与模型压缩技术以提高建模效率与推理性能,并针对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和泛化能力等挑战提出应对策略。通过结合数据驱动方法与领域知识,展示了机器学习在提升水利管理生产力方面的潜力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09-01 12:14:33 · 26 阅读 · 0 评论 -
4、AI与伦理: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操作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的AI伦理问题,重点分析了实现负责任AI的关键保障机制、向不同利益相关者呈现可信度证据的方法,并通过一个基于联邦学习的作物产量预测项目实例,深入剖析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落实人类福祉、公平性、隐私安全、透明度和问责制等核心伦理原则。文章还解读了自主性、可解释性和问责制等高级伦理概念,提出了从需求定义、系统设计、运营监测到治理评估的全流程AI伦理实施框架,强调持续改进与多方参与的重要性,为构建可信、可持续的AI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原创 2025-08-31 10:55:35 · 35 阅读 · 0 评论 -
3、AI与伦理: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综合视角实现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重点分析了高级伦理原则在AI系统中的操作化挑战与解决方案。文章指出现有研究在可信度与感知信任之间的混淆、伦理原则难以落地以及忽视AI独特特征等问题,提出从产品和开发过程双维度提升AI系统可信度与信任度的机制,并以作物产量预测项目为例验证其可行性。最终强调需通过持续验证、组织文化建设与循环优化,推动AI技术可持续发展。原创 2025-08-30 10:20:56 · 35 阅读 · 0 评论 -
2、迈向人工智能生命周期中的人性融入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人性融入循环’在生命周期各阶段有效且合乎伦理地满足人类从生理到自我实现的多层次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应通过建立跨学科转化框架、创新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全面实施伦理原则,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福祉。原创 2025-08-29 10:57:24 · 24 阅读 · 0 评论 -
1、人工智能与人类需求:协同发展的新征程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需求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了AI如何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面满足人类需求,并通过生产力提升、人类福祉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实际案例,展示了AI的技术价值。文章强调人类与AI的伙伴关系应以人文本、透明可解释、责任共担,提出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教育培养实现协同发展,同时回应伦理、隐私、可解释性与社会接受度等挑战,展望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绿色化的AI未来。原创 2025-08-28 15:05:54 · 37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