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单元形成的影响与机制解析
1. 信息交易与排他分配原则
在听觉处理过程中,存在一种信息分配现象,被称为信息交易。以图中向上失谐谐波为例,当存在较小失谐时,该谐波部分信息(尤其是接近复合音中谐波位置的低频部分)会分配给谐波复合体,使其音高增加;剩余信息平均代表更高频率,导致失谐分音的音高比单独播放时略高。
在掩蔽实验中也可能存在信息交易。许多掩蔽实验旨在研究听众在掩蔽声存在时能否听到目标声,通过对比目标声存在与不存在的情况来判断。但问题在于,听众往往只关注目标声的可听性,而忽略了目标声与掩蔽声融合可能导致的掩蔽声在响度、音高或音色上的变化。如果未明确要求听众关注这些变化,他们可能会错过。
排他分配原则指出,进入感知系统的感知信息会在感知单元间进行划分,分配给一个感知单元的声音成分信息不能再为另一个感知单元做额外贡献。该原则有严格形式和较为温和的信息交易形式,后续会有更多相关例子。
2. 听觉单元形成的后果
2.1 组成成分身份的丧失
听觉单元形成的主要后果是,整合到一个听觉单元中的声音成分会失去其听觉身份。也就是说,频率成分不再能像单独呈现时那样,以具有各自听觉属性的独立声音被听到。不过,这种身份丧失并非总是绝对的。
当通过同时开始和停止且中间保持恒定的正弦波合成谐波音时,仍有可能分辨出较低的谐波。对于等幅谐波的稳定音调,前五个谐波可以被“听出”为单独的音调。研究表明,只有当分音与相邻分音的间隔超过一个临界带宽时,才有可能听出分音。例如,在非谐波复音中,当分音与相邻分音的距离为 1.25 Cam 时,75%的情况下能正确听出分音;距离减小到 1 Cam 时,表现几乎降至随机水平。
一般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