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测量与绘图中的时空奥秘
在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测量充满了智慧与探索精神。尽管当时没有现代的先进技术,但古人通过精确标记方向等方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
天文测量中的难题与发现
-
岁差运动的影响 :石器时代的天文学家未曾知晓地球轴存在岁差运动。以特奥蒂瓦坎为例,其纬度角为19.7°,昴宿星团的赤纬在公元400年为19.7°,此时昴宿星团位于天顶;到公元1000年变为20.7°(目前约为 - 24°)。虽然一度的变化看似微小,但约为昴宿星团直径的两倍。这一变化可能影响了恒星年长度的测量,而特奥蒂瓦坎也因不明原因被遗弃。有趣的是,公元1000年左右,中美洲的新中心迁至奇琴伊察(纬度20.7°),在这里测量工作又能完美进行。当地的一些神庙和平台能精确指示重要的日落方向,如与天顶太阳方向垂直、与昴宿星团在天顶时的方向垂直等。
|地点|纬度|昴宿星团赤纬变化(时间)|测量情况|
| ---- | ---- | ---- | ---- |
|特奥蒂瓦坎|19.7°|19.7°(公元400年) - 20.7°(公元1000年)|曾能测量恒星年,后城镇被遗弃|
|奇琴伊察|20.7°| - |测量工作完美进行,建筑精确指示日落方向| -
金星周期的规律 :行星观测比恒星的简单旋转复杂得多,因为行星还绕太阳旋转。巧合的是,金星年几乎正好是恒星年的5/8。中美洲天文学家在观测“8月13日现象”(日出时昴宿星团位于天顶)时发现,每八年金星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相同。平均而言,在这一特殊日出的观测中,50%的情况下金星已在地平线以上(“晨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