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基于IPv6的未来物联网:技术解析与应用展望
1. 物联网与IPv6概述
1.1 物联网需求与IPv6潜力
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从24亿攀升至30亿,同时,联网物体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联网人类的数量,预计将达到200 - 500亿个互联智能设备。传统的IPv4协议由于其设计初衷并非针对物联网,地址数量有限(约40亿个),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发展的需求。全球范围内,IANA在2011年2月3日已耗尽其IPv4地址分配,部分区域互联网注册机构(RIRs)也相继达到分配上限。
IPv6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它拥有2^128(约3.4×10^38)个唯一的互联网地址,相当于地球表面每平方毫米有超过6.67×10^17个唯一地址。此外,IPv6还具备易于设备配置、数据流式传输合规性、增强的安全性以及有效避免网络地址转换(NAT)障碍的对等连接等新特性,使其成为全球互联物联网寻址和网络的自然选择。
1.2 IPv6相关标准与应用
为了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一系列专门为物联网设计的IPv6相关标准应运而生,如6LoWPAN、CoAP和CoRE等。这些标准使得资源受限的设备能够原生支持IP通信。同时,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和机器对机器(M2M)相关标准也开始引用IPv6,例如oneM2M、OMA轻量级M2M以及IEEE 802.15.4g协议,后者将支持智慧城市部署中的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
2. IPv6全球部署情况
2.1 全球IPv6部署趋势
2012年标志着全球IPv6部署的明显转变。谷歌已有1%的用户通过IPv6连接,超过22%的前50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