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钥基础设施:证书、加密与生物识别的融合探索
一、证书的重要性与管理
在涉及金融交易的网站或零售相关网站中,证书虽不能杜绝欺诈,但能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确保网站按预期运行。个人也应深入了解证书及其工作原理。若组织将 IT 业务外包,获取系统中所有证书的完整图谱是明智之举。若外包公司无法提供,就需采取措施摆脱这种不利局面。
证书管理应成为 IT 运营的重要议程。因为我们的许多操作都依赖证书,它在更广泛的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密技术的发展历程
2.1 古代加密雏形
数据加密历史悠久。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就使用了类似现代字符替换的符号替换系统。苏美尔人、赫梯人、哈拉帕人等可能也有类似做法。到罗马时期,加密概念已确立。此后,出现了各种加密方法,包括复杂的字符或单词替换、使用短语手册和查找表等,主要用于军事、皇室和政府的保密与间谍活动,也有一些是出于好奇而开发,部分被政府采用和改进。这些方法大多基于将原始字符(明文)替换为替代字符和符号(密文)的原则,与所使用的字符集紧密相关,而不同书面语言的字符集可能不同。
2.2 现代加密的重要里程碑
- 恩尼格玛机(Enigma) :1918 年,德国工程师亚瑟·谢尔比乌斯发明了恩尼格玛机。这是一种机械装置,通过一系列转子和复杂的编码机制来替换字符。其重要特点是在加密或解密前可设置特殊字符组作为“种子”,且种子可每日更改,增加了破码难度。波兰密码破译者预见到其原理并制造了“炸弹”(bombe)机器来猜测德国密码。后来,德国增加转子使破码更难,但波兰工程师将成果分享给英法盟友,艾伦·图灵在英国布莱切利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