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燃料电池模型解析
1. 多孔介质子模型
燃料电池的多孔介质由三个部分组成:
- 催化剂层:主要的燃料电池反应在此发生,产生电能。
- 气体扩散层:为反应物从通道到催化剂层提供均匀的路径。
- 微孔层:便于阴极水的排出,并促进水从阴极侧移动到阳极侧。
由于催化剂层、微孔层和气体扩散层的多孔性质,在燃料电池通道和相应的催化剂层之间会产生扩散阻力。因此,对燃料电池多孔介质进行建模,以描述通道和催化剂层之间的反应物动态是至关重要的。
考虑将整个多孔介质组合在一个单一的控制体积中,并通过介质的有效材料特性来模拟界面现象。在阳极多孔介质中,仅求解水蒸气、氢气和液态水;在阴极多孔介质中,求解氧气、水蒸气和液态水。所有气体都被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混合物被假定为稀、等压且理想的,并且在计算反应物动态时忽略重力的影响。
1.1 水蒸气密度动态
阳极和阴极多孔介质中的水蒸气动态通过求解方程(6.3)获得。由于燃料电池具有平行通道,水蒸气传输以扩散为主,扩散因子计算如下:
[Def f_{H_2O,e}\nabla\cdot \rho_v]
水蒸气在多孔介质和通道体积之间存在扩散,主要的扩散机制是水蒸气分子之间的碰撞,即二元扩散,二元扩散系数(D_B)计算如下:
[D_B = D_{B_{ref}}\left(\frac{T}{T_{ref}}\right)^{1.75}\left(\frac{P_{ref}}{P}\right)]
其中(D_{B_{ref}})是参考温度(T_{ref})和压力(P_{ref})下的二元扩散系数。
由于微孔层和催化剂层的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