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66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下一个诺贝尔”计划获强援!延世理研结盟,以量子–HPC 联合计算加速生命科学突破
在生命科学进入“数据爆炸与机制求解”并行加速的时代,量子–HPC 混合计算正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工具:从分子构象的量子级别精度,到药物筛选与蛋白动力学的高性能迭代,再到疾病机制的跨尺度建模,这一计算体系正在重新定义生物医药研究的可能性。它不仅补上经典计算难以跨越的鸿沟,也为未来的精准医学、抗衰老研究和新药发现奠定了全新的技术基底。延世大学校长 Yoon 强调,量子计算与 HPC 的结合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前沿:“将量子计算与高性能计算深度融合,突破经典计算的极限,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技术优先任务。
2025-11-18 19:24:59
420
原创 DARPA 启动关键验证:11 家企业晋级,“五大技术路径”竞逐工业实用级量子计算
根据流程,顺利通过 A 阶段的公司将进入为期一年的 B 阶段,届时 DARPA 将对晋级公司的研发路线与方法进行深入评估,成功通过评估的公司将进入最终的 C 阶段,由 QBI 的独立验证与确认(IV&V)团队对入选公司的量子计算硬件进行实测检验。此次晋级 B 阶段的企业,需提交详细的研发计划,明确风险缓解策略与原型开发路线图。如果说过去十年,量子计算的故事大多书写“突破”神话,那么未来十年,它的叙事将回归“验证”现实,而眼下率先进入实用阶段的专用量子系统,或许正扮演着 QBI 这类宏大战略的现实前锋。
2025-11-10 15:33:54
429
原创 既要又要!美国启动“量子双引擎”:D-Wave 抢占当下,PsiQuantum 锁定未来
此举不仅仅是企业间的合作,更是美国政府长期科技主权战略的一环。随着能源部(DOE)、国防部(DoD)和 DARPA 等机构的共同推动,美国正加速打造容错量子计算的国家生态系统,而 PsiQuantum 始终致力于容错量子计算,其光量子技术路线凭借可室温运行和优良的可扩展性,被视为最具“国家级兼容性”的通用量子路线之一。,是此次合作的关键工具。这两项合作看似平行,实则互为补充,构成了美国量子战略的“双引擎”:D-Wave 代表即时部署的“量子算力优势”,PsiQuantum 则代表长期的“量子科技主权”。
2025-11-05 17:26:58
375
原创 投下“算力核弹”,定调“阿波罗时刻”!英伟达的“AI 世纪蓝图”要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是英伟达的 CUDA-X 加速计算生态,覆盖从算法到应用的全栈,覆盖了深度学习(如 cuDNN、TensorRT-LLM)、数据科学(RAPIDS)、决策优化(cuOpt),乃至量子计算(CUDA-Q、cuQuantum)等多个关键领域。因此,计算领域迫切需要强大的技术来进行量子纠错和推断量子比特状态。在他所展示的幻灯片上,出现了 17 家量子计算企业及多个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的标志,标志着英伟达正将 GPU 加速计算与量子计算连接为一个统一生态,开启新一轮“计算范式融合”的时代。
2025-10-30 18:53:41
397
原创 360 亿种化合物的“量子”生死筛选!科罗拉多大学跨界合作,为结直肠癌患者寻找“救命分子”
本次研究的核心靶点是一种名为 CHD1L 的染色质重塑酶,它在多种癌症中被显著过度表达,能调控基因的活性状态,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与药物耐受。量子计算的潜力,正从实验室的量子比特跃迁到临床药物的分子键,正如 Luger 博士所言:“量子计算在癌症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潜力几乎无穷无尽。随着科罗拉多大学团队继续推进量子-AI 药物设计研究,世界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的医学时代:当“量子”真正介入“生命”,药物发现将不再是盲目的化学冒险,而是精确的计算科学。
2025-10-28 22:26:06
876
原创 量子计算终于算出“原子之力”!跨越经典算法极限,IonQ 剑指气候与医药应用
美国量子计算公司 IonQ 宣布,其开发的量子–经典辅助场量子蒙特卡洛(QC-AFQMC)算法在复杂化学系统模拟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团队表示,当该算法与传统方法结合使用时,其预测结果的精度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化学家可以更可靠地建模分子行为,为新药物分子设计、高效催化剂开发乃至能源材料研究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成熟,这场“量子化学革命”正在从实验室迈向全球能源与科技的前沿,为解决人类最紧迫的挑战,从气候危机到健康创新,注入前所未有的算力动力。例如,在工业领域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或。
2025-10-21 16:36:52
469
原创 3D地震断层被“量子”识破!“Dammam 7Q”上线,阿美携手英伟达打造能源界“最强算力中枢”
量子计算不同于经典计算机的二进制逻辑(0 和 1),它基于量子叠加与纠缠原理,使量子比特能够同时表示多个状态,这种特性使其在优化、模式识别和复杂系统建模方面具备理论上的巨大优势,对于能源行业而言,意味着从地质数据分析到资源分配的全流程效率提升。阿美表示,与 NVIDIA 的合作为算法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实验平台,使开发者能够在 GPU 加速环境中测试量子逻辑,这种方法既保留了量子算法的本质特征,又可在现有计算基础设施上完成验证。通过在内部建立量子计算与算法研究能力,阿美正为未来的量子化时代提前布局。
2025-10-20 18:01:44
455
原创 HPC 生态巨变!日本发布 JHPC-quantum,全球首个混合计算“生态系统”浮出水面
从“富岳”到量子芯片,从超级计算任务调度到量子算法协作,日本的“JHPC-quantum”计划体现出一种系统性策略:与其孤立追求量子霸权,不如在实用层面率先打通量子与经典计算的融合通道。通过让真实用户在混合环境中开发应用,日本正在以“既是科学实验,也是未来产业的基础设施”的务实路径,构建下一代计算体系的雏形。“如果这一平台能够实现显著的性能提升,例如更短的计算时间、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以及稳定可复现的混合流程,那么日本将在全球率先建立量子计算与超级计算的融合体系,”理研项目负责人在声明中指出。
2025-10-17 17:05:19
392
原创 量子“三连投”:不止芯片,英伟达的量子野心是一套“新秩序”
再接上近日公开的三连投资,黄仁勋更是将“拐点”从一个口号变成了具体的商业行动,向外界传递出清晰的信号:量子计算的部分路线已经拥有可信赖的技术成熟度,值得大规模投资,并可与现有计算体系结合,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有趣问题”,英伟达正在用真金白银投资那些最有可能成为“混合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玩家。资本的躁动是信号,拐点的临近是事实,英伟达近日的几笔投资,也有可能会被历史记为一个分水岭:自此以后,算力的竞争,不再局限于经典范式,而是进入了量子与经典交织的新秩序。在量子计算的世界里,“路线之争”是绕不开的话题。
2025-09-11 21:38:38
897
原创 揭秘“强关联”世界的隐形力量:科学家首次实现对复杂材料的“化学级”精确模拟
研究表明,通过这一策略,可以在不显著牺牲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对量子资源的需求。最后,在优化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经典-量子混合迭代的方式,即利用经典优化器与量子电路交替更新参数,这样不仅提升了收敛速度,还缓解了量子噪声带来的不稳定性,这些优化措施共同确保了该框架能够在目前 NISQ 条件下稳定运行。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提出了一个新方法,更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原型,展示了量子计算在实际材料问题中的应用潜力:通过与经典方法结合,研究人员证明即使在现阶段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也能够对复杂体系进行化学精度的模拟。
2025-09-04 21:45:42
938
原创 量子通信或遭“一束强光”击破:研究揭示新型安全漏洞
通过仅仅操控一名参与者的单光子探测器工作模式,攻击者就能够在不引起量子比特错误率上升的情况下获取部分传输密钥,从而在系统表面看似正常的条件下窃取有效信息,数值模拟结果更是直观展示了这种威胁的严重性:在无攻击的情况下,三方 QSS 协议的安全传输距离可达约 285 公里,而在攻击存在时,这一距离被大幅压缩至 10 公里左右,安全性能几乎丧失殆尽。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针对三方量子秘密共享系统的具体攻击策略,其核心在于攻击者只需控制一方探测器的工作模式,就能在不显著提高误码率的情况下窃取部分密钥。
2025-08-20 14:38:46
1047
原创 能源调度迎来“最强大脑”!IonQ 宣布用量子技术为“机组组合”难题带来高效解法
据介绍,在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及美国能源部合作的项目中,IonQ 使用其 36 量子比特的 Forte Enterprise 量子计算机,并结合经典计算资源,对 26 台发电机在 24 个时间段内的运行排程进行了优化,探索了全新解决方案。上述两项前沿研究都涉及机组组合问题,但具体而言,IonQ 研究的是传统机组组合问题,旨在最低成本满足电力需求,而高放教授团队的研究则更近一步,不仅要决定机组的启停,还要优化电网的拓扑结构(即切换输电线路),以满足安全约束,这使得问题的复杂性更高。
2025-08-15 15:29:37
796
原创 智汇河套,量子“风暴”: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发展论坛深度研讨加速产业成果转化
他提到,量子计算产业呈现“三热一冷”的态势,即国家高度重视、科研成果不断、产业热情高涨的状态,但相比大模型等技术,量子计算在规模应用方面仍面临挑战。李亦学提到,物种进化是复杂的生物系统,其进化逻辑离不开“时间”这个动力学因素,但传统大模型不具备这一点,其团队在新冠病毒免疫突变的研究中,采用时间横断面采样的方法,间接引入动力学,通过公开数据集比较发现,通过量子采样得到的分布函数效果最佳,且部分指标较原有方法可实现 20%-30% 的提升,从实验数据来看,量子计算对生物制药确实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2025-08-13 19:16:03
890
原创 SuperQ 迎来量子计算商业化“第一单”!与 D-Wave 合作让田间农业机器人“更聪明”
农业面临着对效率与可持续性的日益迫切需求,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在大规模农业作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而优化自主设备(例如自动驾驶拖拉机和收割机)的移动路径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挑战:传统计算方法常常耗时过长,难以满足实时决策的需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局限。此外,该项目区别于多数用于内部测试或研究的量子应用,其中量子退火技术的成功实施显示出量子应用为全球组织带来可衡量投资回报的潜力,因此项目也获得了加拿大全球数字技术创新集群 DIGITAL 的联合投资,作为其“加拿大量子解决方案商业化计划”的一部分。
2025-08-07 12:32:31
1271
原创 告别模糊定义:IBM、Pasqal 联手发布白皮书,“量子优势”首次迎来系统化验证框架
首先是运行精确电路的方法。“验证”的核心论点在于,它是建立对量子计算信任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经典计算机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必须有多种方法来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即使一个量子计算过程运行得非常高效,如果其输出无法被有效验证,那就无法称之为真正的“优势”。首先,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各方对“量子优势”的理解出现分歧。这种双重标准的提出,将量子优势从一个模糊的愿景,转化为可以被实践界评估、被科研界验证的具体目标,不仅厘清了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之间的边界,也为未来的量子算法设计和硬件开发指明了努力方向。
2025-08-06 10:34:33
619
原创 AI 算力告别“电”时代?Q.ANT 斩获巨额融资,ARM、Intel 前高管力挺“光”技术
通过利用光的物理特性,LENA 架构实现了惊人的算法密度,通过使用多种波长的光在单个芯片上同时进行计算,显著提升了计算密度,同时其带宽可达到几十 GHz,相较于数字电子学的几 GHz 限制具有明显优势,这为计算密集型任务(如 AI 推理、机器学习、物理仿真、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图相关计算)带来了现实世界中的性能提升。该平台利用了自 Q.ANT 成立以来一直在开发的绝缘体基薄膜铌酸锂(TFLN)芯片,令 LENA 架构能够在芯片级别实现精确的光控制,使得复杂、非线性数学的本地化执行具备前所未有的高效性。
2025-07-24 18:17:00
1271
原创 mRNA 药物再迎突破!制药巨头联手IBM,探索生命科学新维度
我认为最现实的场景是:量子计算将增强我们的经典计算体系,在某些特定领域带来优势。数十年来,科学家已认识到,mRNA 有潜力成为一类全新的药物形式,可在细胞功能的最基本层面上应对疾病,Moderna 正致力于将这一潜力付诸实践:该公司已利用 mRNA 技术,指导细胞生成蛋白质,从而帮助预防或治疗以往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理论上,任何 mRNA 序列都可以折叠成数量惊人的二级结构,尽管其中多数在物理规律的约束下并不现实,而实际中,分子通常会趋向于形成自由能最低的构象,也就是在生理条件下最稳定的结构。
2025-07-23 15:59:58
1047
原创 量子竞赛白热化:北欧力量的崛起,能否引领全球创新浪潮?
与当前市面上的 Level 1 量子计算机不同,Magne 是一台 Level 2 量子计算机,它能够通过复杂的纠错算法,将多个物理量子比特协同工作,形成更稳定的逻辑量子比特,这意味着 Magne 将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计算,显著增强噪声抑制和纠错能力,从而大大提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蛋白质在疾病进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基金会与 EIFO 的合作以及对 QuNorth 的投资,是基金会在战略投资方面的重要举措,旨在启动 Level 2 量子计算平台,并支持下一代 Level 3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2025-07-22 19:31:03
950
原创 突破性量子芯片问世:电子与光子首次集成,开启量子技术规模化应用新篇章
而此次,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能够在硅中产生量子光的技术,这一技术源于西北大学 Prem Kumar 教授在 2006 年发表于《光学快报》杂志的一项研究:他们首次证明,将一束集中的光束照射到硅中蚀刻的微小、设计恰当的通道中,可以自然地产生光子对,而这些光子对是固有纠缠的,因此可以作为量子比特。制造,成为构建基于光的量子系统的理想平台,但要使这些微型量子光学器件稳定运行,目前的商业晶圆代工仍缺乏必要的支持能力,因为哪怕是轻微的温度波动、微小的制造误差,甚至是器件本身产生的热量,都会破坏整个量子系统。
2025-07-18 19:15:35
1386
原创 当量子“天才”遇上超算“学霸”:新药研发的“最强大脑”正在成形
整合分析 (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完成计算并采样后,将结果数据传回超级计算机,由超级计算机接手后续工作,将所有碎片的结果整合起来,进行最终的分析和纠错,从而精确计算出整个分子的“基态能量”,即该分子在最稳定状态下所具有的最低能量值,这一参数是判断分子稳定性及预测其相互作用的关键指标。相比之下,现阶段的量子计算机像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天才”,拥有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擅长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企及的复杂量子力学问题,但天才偶尔也会粗心,量子计算目前存在明显短板: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计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2025-07-17 18:19:12
421
原创 量子巨头再出手,十亿级注资剑指何方?
整体来看,尽管量子计算距离实现全面盈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此次 IonQ 的十亿级注资无疑是其在量子赛道上加速奔跑的关键一步,也为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信心注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号。他特别指出,IonQ 不仅在量子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更在“关键的量子网络领域”占据核心位置,这预示着其未来的增长潜力。值得注意的是,IonQ 是少数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量子计算提供商之一,其收入来自硬件销售、量子计算即服务以及量子应用等多元化业务,这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筹集到这些资金后,它需要证明其执行能力。
2025-07-10 11:42:15
529
原创 严肃解读:中性原子的里程碑进展与未竟挑战!哈佛-MIT 论文直观剖析
尽管论文中描述了通过检测并利用原子丢失信息进行解码(例如机器学习解码器),以及利用“超级检查项”即使部分稳定子因原子丢失而无法测量也能维持整体校验的有效性等方法来应对,但每个原子的丢失仍会增加解码难度,并可能引入难以直接通过表面码纠正的误差,这类误差若未妥善处理,可能在系统中持续存在。此外,尽管量子比特补充速率很快,但论文计算显示,要支撑一台实用化的容错量子计算机,需要每秒 8 万个量子比特的补充速率,而当前系统仅达到每秒 3 万个量子比特的初始化速率,约为所需速率的 37.5%,仍需大幅提升。
2025-07-02 11:23:22
746
原创 TFLN打造“光速引擎”!欧盟宣布已掌握点亮下一代光子技术的“开关”
这项耗资 500 万欧元、历时 42 个月的计划,汇聚了欧洲 10 家顶尖的科研机构与企业,旨在打通从衬底材料、芯片设计、规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条,其关键成果包括首个适用于 LNOI 平台的工艺设计套件(PDK),以及推动 TFLN 技术从研究阶段迈向商业化生产的晶圆厂兼容工艺的进展。这意味着欧洲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从此可以使用本土生产的高质量核心材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ELENA 项目的成功,是欧洲协同创新的典范,不仅为欧盟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2025-06-30 15:11:10
667
原创 光量子计算芯片大揭秘:Xanadu领先容错量子计算的秘密武器!
Wigner 函数的负值是量子非经典性的明确标志,而清晰的格子结构(特别是在 p 和 q 正交分量中至少有四个可分辨的峰值)则证实了其作为容错量子比特的潜力。Wigner 函数的重构是验证 GKP 态的关键一步,它直观地展现了量子态在相空间中的分布,包括 GKP 态标志性的周期性峰值和非经典负值区域。降低量子计算的门槛:GKP 量子比特能够在室温下操作,并可通过标准光纤传输,这极大地降低了对昂贵复杂低温冷却系统的依赖,降低了量子计算的部署和运行成本,有望加速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2025-06-17 18:24:16
670
原创 IBM 豪赌 2033 年!目标十亿次运算的量子巨兽(内附下载)
公司近日更新了其量子计算发展路线图,将构建拥有数百甚至数千个逻辑量子比特、能够执行数亿到数十亿次操作的量子计算机,并发布两篇学术论文,阐述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这一目标。为此,IBM 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量子纠错方案: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并将其融入名为“自行车架构”(bicycle architecture)的模块化量子计算架构中。构建更为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核心挑战之一是量子比特固有的易错性。IBM 坚信,通过这些前瞻性的技术创新和明确的路线图,人类距离真正实用化、可扩展的量子计算不再遥远。
2025-06-12 14:06:26
340
原创 量子计算“拐点”已至!英伟达的未来不止 GPU,黄仁勋指向了一个新“Q”
今年 1 月,黄仁勋曾质疑是否有可能在未来 15 年内推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该言论导致部分量子股下跌,但在随后的 GTC 大会上他承认自己此前的看法是错误的。黄仁勋还强调了英伟达对支持量子生态系统的承诺,表示英伟达的芯片将用于支持量子计算,且公司完整的量子算法栈将在其 Grace Blackwell 200 芯片上加速运行。他认为量子计算正迎来一个“拐点”,英伟达已推出 CUDA-Q 平台,旨在促进量子与经典计算的结合,并预测未来所有超级计算机都将集成量子处理单元(QPU)与图形处理单元(GPU)。
2025-06-12 14:04:24
882
原创 量子加速器切入 AI 底层架构!能源焦虑时代,ORCA 正在改写数据中心的计算逻辑
ParTec 的量子计算战略聚焦于将云端量子计算与经典 AI 超级计算平台深度融合,并积极推动与全球顶尖高校及产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其打造的 AI 工厂专为高性能推理任务而设计,配备先进的 GPU 集群与高速网络架构。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令计算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也催生出专为 AI 设计的新型计算基础设施形态——AI 工厂(AI Factories):这些为特定用途而设计的环境,旨在支持越来越复杂的模型和庞大的工作负载,成为推动 AI 创新的核心引擎。数据中心在全球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2025-06-11 16:58:51
754
原创 IonQ 斥资 5 亿+10 亿密集完成 2 起收购!构建量子互联网的全球竞赛正在提速
这表明,在量子计算发展的下一阶段,仅有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已不足以取得领先,如何将这些计算能力通过高效、安全的量子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分布式量子计算和全球量子通信,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在全球科技巨头争相竞逐量子霸权的背景下,两起热腾腾的收购先后成为 IonQ 的关键布局,能够增强其硬件生态系统,筹划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尤其是对 LightSynq 的收购,还或将彻底改写计算机架构、数据中心设计,甚至是未来互联网的基本形态。此外,量子计算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真正实用、安全、速度极快的量子互联网。
2025-06-10 17:01:24
644
原创 D-Wave 最新动向曝光 AI 野心!用量子退火解锁玻尔兹曼机的终极潜力
近年来,该公司在将量子退火机应用于玻尔兹曼机方面动作频频,包括日前刚刚上线用于构建和训练玻尔兹曼机的 PyTorch 插件,可以支持 AI 社区的开发者用定义普通神经网络的方式定义量子神经网络,这表明 D-Wave 正在全方位推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应用。近日,D-Wave 的又一最新动向,揭示出其以量子退火机作为一种物理实现玻尔兹曼机的方式,正在积极推动专用量子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在工具链、硬件能力、应用场景和混合范式探索上的布局,引领量子机器学习的新趋势。
2025-06-05 19:03:21
667
原创 光量子计算芯片改变了黄仁勋成见?英伟达拟与PsiQuantum联手颠覆未来算力
例如,利用NVIDIA的GPU加速量子模拟算法,或通过量子计算优化NVIDIA的AI训练模型,从而在药物研发、金融建模、材料科学等领域开辟新赛道,推动量子计算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加快实现光量子计算实用化与商业化。据了解,玻色量子已经完成了基于薄膜铌酸锂的通用光量子计算集成芯片的设计、流片、测试的全流程,完成片上两比特直积态的制备,平均保真度92+%,还实现了片上的高性能CNOT门,其保真度超过94%,SSC的器件单端耦合损耗<2dB/facet,并优化了单光子源和测量系统,实现接近99%的HOM可见度。
2025-06-04 18:27:38
930
原创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 300 公里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网络
今年 2 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团队,基于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 104.8 公里距离下 2.38 千比特每秒(kbit/s)的传输距离,并且实现了 168 小时。实验结果显示,即使经 300 公里的长距离传输后,各节点间共享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 85% 以上,到达接受节点的光子对数仍达 300-400 Hz,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的量级。3、建立基于量子态重构的误差修正机制,保障了多节点通信的稳定性。
2025-06-03 15:01:08
473
原创 播客访谈实录|量子计算今天就已经能够为客户创造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最终我们总结出了四条指导原则,用来判断什么样的问题适合通过量子优化来处理,并基于此展开技术研发,这个过程至关重要: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尤其在当下这个量子计算尚未成熟的阶段,我们不可能解决所有优化问题,因此应优先聚焦在那些短期内可实现求解的实际问题上。这是一个 NP-难问题。客户找到我们,不仅可以使用量子计算方案,还能获得当前可用的最优经典解法,这点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我们始终会将量子结果与经典方案进行严格的基准对比:与最优的经典解法来比,并证明你的量子算法至少不比它差——这正是我们团队的标准流程。
2025-05-30 15:48:49
657
原创 量子-经典协同计算新路径:NISQ 时代混合算法对后量子密码学的适应性探索
身为一名电报员,你会收到很多份这样的“模糊电报”,每份都带有正常的随机干扰,也就是同时包含“头部信息”和“包含误差的结果”,你的任务就是利用所有这些真的“模糊电报”(划重点:真的),通过复杂的分析和计算,最终找出隐藏在秘密基地里的那串“秘钥”(996)。(对应 LWE-搜索问题)破译“模糊电报”的任务,难就难在“误差”上,它令你无法规避大量尝试和巧妙推理,容错学习(LWE)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从“有噪声的线性信息”中“学习”出“秘密信息”的问题,正因为有噪声的存在,才使得该问题的直接求解变得极为困难。
2025-05-26 18:21:32
1263
原创 英伟达有意入股 PsiQuantum,释放战略转向量子计算的重要信号
对 NVIDIA 而言,这一投资不仅是对量子计算前景的信任体现,更是在更广泛层面上表明公司正致力于深度参与下一代计算基础设施的构建:尽管目前其图形处理器(GPU)还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算力支撑,但未来在优化计算、化学模拟、安全通信等关键应用中,仍然需要依靠量子加速器。对英伟达来说,仍处在谈判中的此次投资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该公司近年来已陆续推出 cuQuantum 软件开发工具包、QODA 混合系统框架,并于今年初在波士顿开设了新量子研究实验室,正试图全力迈进量子时代。
2025-05-22 13:24:36
1181
原创 从“首发首创”成果中窥见新未来!2025 科博会全景式勾勒前沿科技创新图谱
此外,专注超导量子计算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的相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也在现场带来了其低温 10mk 芯片封装模型,以及自研高密度低温测控链路模型等展品。当千比特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开始撬动药物研发范式变革,当人形机器人突破智能制造的技术奇点,当手术机器人以更高精度重新定义医疗服务的效率标准,这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合盛会,已然传递出产业跃迁的潮声:科技创新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从技术迭代升维为生产力质变,而由耐心资本浇灌出的战略定力与产业生态的协同进化,都将成为这场产业变革的坚实底层支撑和巨大驱动力。
2025-05-13 01:16:26
813
原创 混合量子计算杀入能源领域!Classiq 与 Wolfram 联手攻克智能电网核心优化难题
合作将结合 Classiq 在量子软件开发领域的专长与 Wolfram 在符号计算和数值计算方面的能力,致力于利用先进计算技术提升电网的能源效率与稳定性,同时探索量子计算在未来可持续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潜力,推动量子增强解决方案在能源领域的落地。在电力市场改革的大背景驱动下,清大科越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电力行业的实际场景和业务需求为导向,完成了基于量子计算的虚拟电厂分布式资源解聚合优化问题的真机验证,携手打造基于光学量子计算的电力能源领域实用型场景解决方案。量子前哨(ID:Qforepost)
2025-05-09 13:32:16
906
原创 秒杀中性原子!NTT专用量子计算机完成40000节点实用问题高精度求解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曾因可编程性强、量子比特间距灵活等特性被视为 MIS 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但 NTT 此次的研究表明,其规模化精度与效率在密集图求解中面临瓶颈,而光学路线则通过稳定外部场技术实现了 40,000 节点的突破,更揭示了光学系统在复杂优化问题中硬件架构的天然适配性——光子间的全并行相互作用可规避中性原子因长程连接需求带来的噪声累积问题,正面挑战了中性原子近几年费力构建的技术与应用护城河。日前,NTT 基础研究实验室重磅发表的一篇论文,有力地向业界展示了专用量子计算机在这一问题上的强大算力。
2025-04-29 14:39:31
759
原创 汽车制造业进入量子优化时代!D-Wave 帮助福特将车辆排产从 30 分钟压缩至 5 分钟
坚持“以实用引领量子计算,以量子重新定义人工智能”,依托 550 计算量子比特的自研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玻色量子持续推动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电力、通信、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交流与实用化相干光量子计算的真机验证与应用落地,并在顶刊上发表了多表学术论文。”Ford Otosan 数据科学家 Ziya Dalkılıç 表示:“借助 D-Wave 的量子计算技术,我们构建并成功部署了一套已投入实际生产的量子优化系统,实现了传统计算方法所无法企及的优化效果。量子前哨(ID:Qforepost)
2025-04-22 11:50:15
409
原创 世界量子日回望:科学无国界,合作是量子时代的大势所趋
回望 20 世纪,在量子力学诞生初期,来自各个不同国家的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德布罗意乃至玻色、汤川秀树等人,在一系列索末菲会议为代表的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展开论战,这些论战如同大型学术风暴,激烈的思想碰撞促进了各国科学家对量子力学和物质的本质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在不断的诘难、辩论、实验、计算中快速的将物理学的边界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量子力学历史上一个无法忽视的转折点。,发布“五岳纪元”量子云平台,致力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原创技术策源地,为国内量子计算的发展起到了优质的信心支撑作用。
2025-04-14 18:47:18
903
原创 D-Wave量子计算机落户于利希超算中心 全球首个退火量子计算与百亿亿次超算耦合即将实现
我们的专家已熟悉该系统的托管,JUNIQ 的科研用户也已借助其进行了一系列卓越的研究。我们期待 D-Wave 在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尤其是它与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结合,这将使我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审视科学问题,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难题。“D-Wave Advantage 系统在量子优化的发展中发挥了开创性作用,无论是在突破性研究还是在多个行业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开发方面,它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对该量子系统的全面访问权限(包括修改系统参数),以及以全新方式集成量子系统以满足不同研究需求的能力。
2025-03-25 13:02:44
89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