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观测器中的滤波器添加与自适应观测器设计
1. 非线性观测器中滤波器的添加
1.1 低通内模滤波器
在非线性观测器中添加滤波器是提高估计精度的有效方法。对于某些系统,其动态特性持续振荡,频率远离零值,且存在恒定偏差可进行特定建模。此时,采用低通内模滤波器,设置参数 Φ = 0,G = 1,能精确消除输出偏差,并确保在足够大的 q 值下,估计误差收敛到零,例如 q = 1。
该滤波器可有效减少高频噪声和测量异常值的影响。由于滤波器是线性的且与观测器级联,可通过分析滤波器在噪声频率处的幅值来量化噪声降低效果。以 q = 1 的滤波器为例,它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 100 rad/s(正弦分量的频率)处幅值为 -40 dB,在更高频率(与异常值相关的频率)处幅值更低,至少可减少 99% 由正弦项和异常值引起的误差。这种重新设计无需修改原始观测器,只需调整线性滤波器的两个参数 q 和 G。
1.2 动态死区滤波器
之前的内容主要讨论了线性滤波器在非线性观测器中的应用,虽然效果显著,但线性滤波器存在性能限制。因此,基于动态死区的滤波器应运而生。
1.2.1 设计思路
在观测器的暂态过程中,噪声影响较小;而在稳态时,输出估计误差相对于测量噪声值较低,噪声影响显著。这促使人们在观测器调参时,让参数在暂态和稳态呈现不同值。例如,在高增益观测器中,暂态时使用较小的 ε 以确保快速收敛和鲁棒性,稳态时使用较大的 ε 以减少测量噪声影响。
1.2.2 具体实现
将观测器的输出误差项 ˜y 替换为“死区化”版本 dz√σ( ˜y),其中 dz√σ(·) 是死区函数,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