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过程与序列的深入解析
1. 随机过程基础
随机过程是对随机变量概念的直接推广。当一个随机实验的结果 $s$ 随时间 $t$ 变化时,每个结果可通过 $X(s(t))$ 映射为一个实函数 $x(t)$,这些随时间变化的样本函数构成了随机过程 $X(t)$。对于固定的 $t_0$,$X(t_0)$ 就退化为一个普通的随机变量,所以随机过程可以看作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多个随机变量。
例如,同时观测全球各地的空气湿度 $H(t)$,每个实现 $h(t)$ 描述了地球上某个随机选择地点的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随机变量 $H(t_0)$ 则描述了在时刻 $t_0$ 全球空气湿度的分布。
随机过程可分为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两种类型。结合随机变量连续或离散的分类,又有连续值和离散值随机过程之分。为避免分类表述的歧义或冗长,对于连续时间情况通常使用“随机过程”,离散时间情况使用“随机序列”,“连续”和“离散”仅用于描述幅度值。
2. 随机过程和序列的分布
2.1 分布定义
对随机过程或序列进行完整描述可通过联合累积分布函数(CDF)或概率密度函数(PDF),但这在实际中不可行。L 阶分布可对其进行部分表示,这种表示引入了时间参考。
随机过程 $X(t)$ 的 CDF 定义为:
[F_X(x_1,x_2,\cdots,x_L;t_1,t_2,\cdots,t_L) = P({X(t_1) \leq x_1,X(t_2) \leq x_2 \cdots,X(t_L) \leq x_L})]
对应的 PDF 为:
[f_X(x_1,x_2,\cdots,x_L;t_1,t_2,\cdots
随机过程与序列核心理论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