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预算编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解析
1. 公民参与预算决策与预算周期
现代通信技术让公民能通过多种途径,如公开听证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公民调查等,轻松表达对资源分配和税收政策的偏好。电子政务的建立,使公民参与在预算决策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预算效率、响应能力和问责制,还能防范腐败。
预算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聚焦预算执行。各部门和机构向立法部门申请拨款,获批后使用拨款实施预算项目。同时,部门和机构不能超预算支出,未经立法允许,也不能将预算用于与预算文件规定不同的目的。在执行过程中,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行政部门的财务部门和各级政府负责财政活动的立法办公室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预算执行。
第四阶段是预算审计和评估,由内部人员和外部审计公司根据前三个阶段的信息进行。预算审计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财务审计确保预算实体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提供适当的财务报表,并遵守相关法律;绩效审计则确保预算实体经济高效地获取和使用资源,预算项目有效高效地实现预期目标。
| 审计类型 | 审计重点 | 审计目的 |
|---|---|---|
| 财务审计 | 财务报表审计和与财务相关的审计 | 确保预算实体按公认会计原则提供财务报表,执行预算时遵守相关法律 |
| 绩效审计 | 经济和效率审计以及项目审计 | 确保预算实体经济高效使用资源,预算项目有效高效达成目标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