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道德地位假设与痛苦的道德考量
在探讨道德问题时,道德地位是一个核心概念。人们常常认为个体的道德地位会影响杀害该个体的错误程度。例如,在堕胎问题上,常见的观点是胎儿的道德地位低于儿童或成人,所以不杀害胎儿的理由相对较弱,更容易被支持堕胎的因素所压倒。同样,多数人觉得大多数动物的道德地位低于人类,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杀害动物虽然通常是错误的,但相较于杀害人类,其错误程度没那么严重。
然而,即便支持堕胎的人也认同,堕胎行为必须受到限制,以避免给胎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越来越多食用动物产品的人倾向于选择那些未让动物遭受工厂化养殖极端痛苦的产品。动物实验也受到类似的限制,虽然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可以处死动物,但实验过程会受到监管,以防止施加不必要或过度的痛苦。这些现象表明,大多数人虽然认为胎儿和动物等个体的道德地位低于成年人类,但对于道德地位较低的个体,是否意味着让其遭受痛苦的理由也更弱,人们存在普遍的矛盾心理。
引发道德困惑的新因素
如今,人工智能、半机械人、人类大脑类器官、人兽嵌合体、后人类以及上传意识等事物的出现,都有可能引发新形式的道德困惑。对于这些情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很多人已经能够容忍相当程度的道德困惑,比如在人类胎儿和胚胎、处于持续无反应状态的成年人以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道德地位问题上,人们就感到困惑。因此,新出现的潜在道德困惑源不应引起特别关注。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人类与非人类动物界限的模糊所导致的道德困惑,将比我们目前面临的道德困惑更为严重和具有威胁性。打破非人类动物低于完全道德地位与人类完全道德地位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对我们现有的社会秩序构成生存威胁。
虽然人类社会有可能集体达成共识,避免创造这些可能引发道德困惑的存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