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问题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函数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描述函数法用于分析非线性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稳定性,通过系统线性部分和非线性描述函数确定系统稳定性条件。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则关注系统在扰动后的平衡点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直接和间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极限环的概念及其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3. 控制系统的非线性问题

3.1 概述

3.1.1 典型的非线性系统

image-20211210105430659 image-20211210105443193 image-20211210105451944 image-20211210105502804

3.1.2 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方法

​ 叠加原理仅适用线性系统,不适用于非线性系统。一般有以下方式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

  1. 线性化近似
  2. 逐段线性近似
  3. 描述函数法
  4. 相平面法
  5. 李雅普诺夫方法
  6. 微分几何和微分代数方法
  7. 计算机仿真

3.2 描述函数法

3.2.1 定义

​ 对于非线性系统,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时,输出信号稳定后往往是与输入相同频率的周期非正弦信号。可以将输出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正弦波的叠加,其基波频率与输入正弦频率相同。描述函数N和输入信号X、输出信号Y满足 Y = N X Y=NX Y=NX,即
N = Y 1 X ∠ Φ 1 N=\frac{Y_1}{X}∠Φ_1 N=XY1Φ1
​ 其中 Y 1 Y_1 Y1为输出信号傅里叶级数的幅值, X X X为输入信号幅值, Φ 1 Φ_1 Φ1为输出信号傅里叶级数相对于输入的相位移。

3.2.2 利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将非线性系统分解为如下形式

image-20211210112628725

其中 N N N为描述函数, G ( s ) G(s) G(s)为系统线性部分,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X o ( j w ) X i ( j w ) = N G ( j w ) 1 + N G ( j w ) \frac{X_o(jw)}{X_i(jw)}=\frac{NG(jw)}{1+NG(jw)} Xi(jw)Xo(jw)=1+NG(jw)NG(jw)
特征方程为 1 + N G ( j w ) = 0 1+NG(jw)=0 1+NG(jw)=0

类比线性系统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线性部分 G ( s ) G(s) G(s)与实轴交点应处于 − 1 N -\frac{1}{N} N1右侧,则整体开环传递函数 N G ( s ) NG(s) NG(s)能大于-1,即乃氏图不包含 ( − 1 N , 0 j ) (-\frac{1}{N},0j) (N1,0j)点,否则系统不稳定,幅值会逐渐增加。1

image-20211223182704174

介绍极限环概念,假设非线性部分 N N N对应的 − 1 N -\frac{1}{N} N1乃氏图如上,绘制 G ( j w ) G(jw) G(jw)的乃氏图与前者交于 A A A B B B两点,假设系统工作在 A A A点,若受到增大幅值的扰动,系统移至 C C C点,则由于 G ( j w ) G(jw) G(jw)包含了该点,系统不稳定,会逐渐增大幅值至发散,即向 F F F B B B点移动,当超过 B B B点后 G ( j w ) G(jw) G(jw)又不包含工作点,系统稳定,幅值逐渐减小至 B B B点,最终收敛在 B B B点。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称 A A A点位不稳定的极限环, B B B点为稳定的极限环。

补充:极限环的定义2

  • 极限环是指相平面上孤立的闭曲线,表明运动的周期性。

  • 极限环表示自然界里一些有运动周期的系统,即便受到干扰,也会逐渐回到原先的周期状态。比如,呼吸的频率,即使在某一时间可以控制改变呼吸的频率,但当不去控制的时候,就会自然变回原来的频率。人血液中各种荷尔蒙和二氧化碳的水平,让会使人的呼吸回到自然状态。(配图为稳定极限环)

    img

描述函数法分析系统稳定性的步骤:

image-20220406122758227

3.3 相轨迹法

3.3.1 定义

一般的二阶非线性系统,状态方程为
x ¨ + f ( x , x ˙ ) = 0 \ddot{x}+f(x,\dot{x})=0 x¨+f(x,x˙)=0

x ¨ = d x ˙ d t = d x ˙ d x d x d t = d x ˙ d x x ˙ \ddot{x}=\frac{d\dot{x}}{dt}=\frac{d\dot{x}}{dx}\frac{dx}{dt}=\frac{d\dot{x}}{dx}\dot{x} x¨=dtdx˙=dxdx˙dtdx=dxdx˙x˙
可以得到
d x ˙ d x x ˙ + f ( x , x ˙ ) = 0 d x ˙ d x = g ( x , x ˙ ) \frac{d\dot{x}}{dx}\dot{x}+f(x,\dot{x})=0\\ \frac{d\dot{x}}{dx}=g(x,\dot{x}) dxdx˙x˙+f(x,x˙)=0dxdx˙=g(x,x˙
x 1 = x , x 2 = x ˙ x_1=x,x_2=\dot{x} x1=x,x2=x˙可以得到
x 2 = φ ( x 1 ) x_2=φ(x_1) x2=φ(x1)
由此可以在x1-x2平面绘制对应的曲线。

3.3.2 等倾线和奇点

d x ˙ d x = g ( x , x ˙ ) \frac{d\dot{x}}{dx}=g(x,\dot{x}) dxdx˙=g(x,x˙)可知,存在一个曲线 g ( x , x ˙ ) g(x,\dot{x}) g(x,x˙)对应相轨迹上的不同斜率,每根曲线上的每一点又是不同时刻根轨迹上斜率相同的点,这簇曲线即为等倾线,从过初始点的短倾线开始依次连接临近的短倾线,即可组成相轨迹图。

g ( x , x ˙ ) g(x,\dot{x}) g(x,x˙)分子分母项同时为零时,相轨迹的斜率从数学角度上说不存在,称为“奇点”.1

image-20211223190701557

3.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方法

3.4.1 概念

结合自己的理解李雅普洛夫稳定性研究的问题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的是在扰动下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简单来说,如果平衡状态受到扰动后,仍 然停留在附近,我们就称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是稳定的(Lyapunov stable)。如果更进一步,如果平衡状态受到扰动后,最终都会收敛。我们称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是渐进稳定的(Asymptotically stable)。再进一步,如果平衡状态受到 任何扰动后,最终都会收敛到,我们就称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是大范围内渐进稳定的(Asymptotically stable in large)。相反,如果平衡状态受到某种扰动后,状态开始偏离,我们就称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是不稳定的(Unstable)。

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间接法,通过系统状态方程的解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直接法,不求解系统状态方程,而是从广义能量的观点进行稳定性分析。[^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般选择 V ( x ) = x T P x V(x)=x^TPx V(x)=xTPx,正定的充要条件为 P P P的所有主子式为正。


  1. Chenglin Li.非线性系统(一)极限环[EB/OL].(2020-07-23).https://zhuanlan.zhihu.com/p/121678858. ↩︎ ↩︎

  2. 刘豹、唐万生. 现代控制理论[M]. 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7.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