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传感器
1.概述
- 工作基础:电磁感应,即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改变来实现非电量测量。
- 工作原理:
- 被测物理量(非电量:位移、振动、流量);
- 线圈自感系数L/互感系数M;
- 电压或电流(电信号);
- 分类:变磁阻式、变压器式、涡流式;
2.变磁阻式传感器
- 工作原理
变磁阻式传感器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制成。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相对)与衔铁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度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够测出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L = W 2 R m = W 2 μ 0 A 0 2 δ L=\frac{W^2}{R_m}=\frac{W^2\mu_0A_0}{2\delta} L=RmW2=2δW2μ0A0
上式表明:当线圈匝数为常数时,电感L仅是磁路中磁阻Rm的函数,改变气隙和气隙面积均能导致电感变化;变磁阻式传感器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传感器、变气隙面积传感器,主要使用变气隙厚度传感器。
- 变气隙是传感器的电感—气隙特性:
当衔铁处于初始位置时,初始电感量为:
L 0 = μ 0 A 0 W 2 2 δ 0 L_0 = \frac{\mu_0A_0W^2}{2\delta_0} L0=2δ0μ0A0W2
经线性处理后(泰勒级数展开),有:
Δ L L 0 = Δ δ δ 0 \frac{\Delta L}{L_0} = \frac{\Delta \delta}{\delta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