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判别模型和描述模型进行目标跟踪
1. 引言
视觉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问题,过去几十年里众多算法被提出。不过,现有的大多数算法只能在短时间和环境可控的情况下实现目标跟踪。当目标与背景外观部分相似,或者目标和背景的外观快速变化、变形时,跟踪就变得困难。
近年来,判别式方法为跟踪领域开辟了新方向。例如,Avidan使用离线学习的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并嵌入到基于光流的跟踪器中,但SVM不进行在线更新;Tang等人在此基础上引入增量学习方案;Collins等人将跟踪视为像素级的二分类问题;Avidan的集成跟踪器通过Adaboost在线学习强分类器来标记下一帧的像素;Grabner和Bischorf应用增强特征选择算法构建强分类器。
Lu和Hager提出分别用两组随机图像块对目标和背景进行建模,通过学习二分类器对新帧中的图像块进行分类,并计算置信图来确定目标位置,但整个跟踪过程使用单尺度图像块。
自适应跟踪中的经典问题是模型漂移,它会降低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主要是因为难以消除目标边界框中的一些误检正样本。在基于判别式的跟踪算法中,如果目标不是矩形而跟踪窗口是,或者跟踪窗口大于目标,这种现象会更明显。Lu和Hager引入双向一致性检查部分克服了这一缺点。
目前已有大量跟踪算法,但对算法性能的评估,尤其是针对模型漂移的严格评估还比较缺乏。
1.1 提出的算法
为减轻模型漂移对跟踪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构建判别模型和描述模型对来表示目标。具体做法是从目标及其局部背景中采样不同尺度的图像块,捕捉高低层视觉线索。然后,为每个尺度训练一对二元支持向量分类器(2 - SVC)和一类支持向量分类器(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