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的图像分析方法
1. 引言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它采用非侵入、非接触的光学方法,基于部分相干光的干涉原理,能够获取人眼活体的断层图像。OCT 可用于描绘眼部疾病导致的结构变化、绘制视网膜厚度图,以及分析视神经鞘和神经纤维层。自 1995 年 A.F. Frechera 开始测量眼内距离以来,OCT 技术不断发展。在 2002 - 2004 年期间,眼部成像的质量和速度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 2003 年实现了线性成像,2004 年实现了高分辨率快速成像。
在工作中,从 SOCT Copernicus 光学断层扫描仪获取了近 1000 张输入图像 LGRAY,其参数如下:光源波长 840nm,光谱宽度 50nm,纵向关键分辨率 6μm,横向分辨率 12 - 18μm,断层扫描窗口 2mm,测量速度为每秒 25000 次 k 轴扫描,最大扫描宽度 10mm,k 轴上每个 n 轴的最大点扫描数为 10500,图像以分辨率 M×N×K = 740×800×50 的灰度级记录,每个像素为 8 位。
接下来将探讨自动确定图像中可见层边界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如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外丛状层(OPL)、光感受器内外段边界(IS/OS)等。这些分析针对已存档的图像序列,不考虑干预 OCT 设备以提高亮度范围,且每个图像独立分析。用于算法分析的图像可从任何能提供最小分辨率为 300×400 像素 2D 图像的 OCT 设备获取。对 RPE、IS/OS、神经纤维层(NFL)或 OPL 等各层进行厚度分析,是为了进行定量评估,如疾病进展或治疗效果评估。
以下将讨论四种分析可见层的方法:
- 改进的主动轮廓法(ACM):基于从图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