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物系统中的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相关知识与练习

生物系统中的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相关知识与练习

一、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

1.1 动作电位概述

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有着独特的表现。从图示来看,最上面的图展示了由刺激引发的膜电压变化,该刺激是从顶部数第二张图中所示的在2ms开始的一个小电流阶跃变化。第二张图还展示了其他膜电流。下面两张图则显示了动作电位期间门控参数的时间序列。

刺激是一个在2ms开始、持续0.1ms的矩形电流脉冲。钠通道最早做出响应,这在显示门控参数的下面两张图中最为明显。钠通道对 $m^3h$ 这个乘积做出响应,该函数从大约2.5ms开始急剧上升。各种门控参数的协同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膜电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刺激的大小或持续时间无关,这种动作电位的特性有时被描述为“全或无”,尽管这并不能完全描述其物理原理,但这种特性确实赋予了神经元通信很大程度的数字特征。

1.2 相关物理量解释

  • 膜电压(V) :反映了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是动作电位的重要表征参数。
  • 膜电流(I) :包括钠电流(Na)、钾电流(K)、泄漏电流(L)和电容电流(C)等,不同离子电流的变化共同影响着膜电位的变化。
  • 门控参数(n、m、h) :这些参数描述了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状态,它们的变化决定了离子电流的大小和时间进程。

二、练习题解析

2.1 热传输相关练习

2.1.1 温度降低与结果重现
  • 问题描述 :为了降低健康细胞区域的温度,设定 $S = 8 \times 10^4 W/m^3$ 并在 $0 \leq r \leq 0.008 m$ 区域应用200s,重现类似特定图的结果。
  • 操作步骤
    1. 根据给定的参数 $S$ 和区域范围,确定热传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 选择合适的热传输模型(如生物热方程)进行数值模拟。
    3. 使用数值计算工具(如MATLAB)求解模型,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4. 绘制结果图,与目标图进行对比。
2.1.2 稳态能量计算
  • 问题描述 :使用特定方法,确定源的稳态能量释放 $Q_1$、代谢源的能量释放 $Q_2$、灌注项移除的能量 $Q_3$ 和肿瘤通过传导离开的能量 $Q_4$,并验证能量平衡 $\sum_{n=1}^{4} Q_n \approx 0$。
  • 操作步骤
    1. 明确各能量项的计算公式:
      • $Q_1 = \frac{4}{3} \pi S R_t^3$
      • $Q_2 = \frac{4}{3} \pi \dot{m} b c_b \int_{0}^{R_t} (T_{ab} - T(t_{\infty}, r)) r^2 dr$
      • $Q_3 = 4 \pi R_t^2 \left. \lambda c \frac{\partial T}{\partial r} \right| {t=t {\infty}, r=R_t}$
      • $Q_4 = \frac{4}{3} \pi S_m R_t^3$
    2. 确定肿瘤半径 $R_t$ 和达到稳态的时间 $t_{\infty}$。
    3. 计算各能量项的值。
    4. 求和验证能量平衡。
2.1.3 温度 - 时间曲线绘制
  • 问题描述 :在同一图上绘制由方程(14.1)和方程(14.2)之前的近似方程确定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假设加热元件直径为1mm,功率为1W/m,$k = 0.6 W/m/K$,$a = 1.5 \times 10^{-7} m^2/s$,$T_0 = 20^{\circ}C$,时间范围为 $0 \leq t \leq 10 s$。
  • 操作步骤
    1. 根据给定的参数,分别确定方程(14.1)和近似方程的具体形式。
    2. 使用数值计算工具(如MATLAB)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计算温度值。
    3. 使用绘图函数(如 plot )在同一图上绘制两条曲线。
2.1.4 热传输模型创建与结果比较
  • 问题描述 :使用示例中的参数,使用 pdepe 创建热传输模型,并与练习14.3在相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线源半径为 $0.00005 m$,控制方程为 $\frac{1}{r} \frac{\partial}{\partial r} \left( r \frac{\partial T}{\partial r} \right) = \frac{1}{a} \frac{\partial T}{\partial t}$,边界条件为 $T(r \to \infty, t) = T_0$ 和 $-k \left. \frac{\partial T}{\partial r} \right|_{r=R} = \frac{Q}{2 \pi R}$。
  • 操作步骤
    1. 定义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函数。
    2. 使用 pdepe 函数求解热传输模型。
    3. 将求解结果与练习14.3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通过绘制曲线或计算误差等方式进行。

2.2 化学相关练习

2.2.1 符号推导
  • 问题描述 :使用符号工具箱从方程(14.3)得到方程(14.5)。
  • 操作步骤
    1. 在MATLAB中加载符号工具箱。
    2. 定义方程(14.3)的符号表达式。
    3. 使用符号推导函数(如 simplify collect 等)对表达式进行化简和变形,得到方程(14.5)。
2.2.2 碳酸氢盐滴定曲线计算
  • 问题描述 :计算碳酸氢盐的滴定曲线,即pH与碳酸氢盐浓度的关系曲线,假设溶解的 $CO_2$ 浓度固定,$CO_2$ 分压为45mmHg,起始pH为7.4,通过添加酸和碱进行滴定,考虑pH范围为 $7 < pH < 8$。
  • 操作步骤
    1. 确定碳酸氢盐浓度与pH的关系方程,根据不同的滴定情况(加酸和加碱)分别使用不同的表达式:
      • 加酸时:$[HCO_3^-] = K_{c1} \frac{[CO_2]_d}{[H^+]_i + y}$,其中 $0 < y < 10^{-7}$。
      • 加碱时:$[HCO_3^-] = K_{c1} \frac{K_w}{[CO_2]_d} ([OH^-]_i + y)$,其中 $0 < y < 10^{-6}$。
    2. 设定 $CO_2$ 分压和起始pH,确定初始的 $[H^+]_i$ 和 $[OH^-]_i$。
    3. 逐步改变酸或碱的添加量 $y$,计算相应的pH和碳酸氢盐浓度。
    4. 绘制pH与碳酸氢盐浓度的关系曲线。

2.3 氧气相关练习

2.3.1 氧气结合饱和度曲线绘制
  • 问题描述 :绘制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饱和度曲线(由方程(14.14)或方程(14.28)之前的方程给出)以及总 $O_2$ 浓度相对于溶解 $O_2$ 浓度的导数曲线(由方程(14.29)给出),设 $n = 2.34$,$C_{50} = 35.14 \times 10^{-6} M$。
  • 操作步骤
    1. 根据给定的参数,确定氧气结合饱和度曲线和导数曲线的方程。
    2. 选择合适的溶解 $O_2$ 浓度范围,计算相应的饱和度和导数的值。
    3. 使用绘图函数(如 plot )绘制两条曲线。
2.3.2 碳酸氢盐浓度计算
  • 问题描述 :对于典型的血液值,$[Hb] = 0.0022 M$,$pH = 7.34 - 7.45$,$[HCO_3^-] = 18 - 23 mM$,$P_{CO_2} = 33 - 45 mmHg$,在 $P_{CO_2} = 45 mmHg$ 和 $pH = 7.4$ 时,使用方程(14.7)和(14.8)计算碳酸氢盐浓度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 操作步骤
    1. 确定方程(14.7)和(14.8)的具体形式。
    2. 将给定的 $P_{CO_2}$ 和 $pH$ 值代入方程,计算碳酸氢盐浓度。
    3. 将计算结果与正常范围 $[HCO_3^-] = 18 - 23 mM$ 进行比较。

2.4 流传输相关练习

2.4.1 数值结果比较
  • 问题描述 :将示例中塞流的数值结果与近似解 $C = C_{in} \left[ 1 + \Delta a \left( 1 - \frac{3(h - N_y)^2}{6} - \frac{\beta}{Pe} N_x \right) \right]$ 进行比较。
  • 操作步骤
    1. 确定示例中塞流的数值求解方法和结果。
    2. 计算近似解在相同条件下的值。
    3. 通过绘制曲线或计算误差等方式比较两者的结果。
2.4.2 血液灌注模拟
  • 问题描述 :在示例中用血液代替水作为灌注介质,保持相同的流速,仅考虑塞流。结合氧的储存会影响对流项,使得方程(14.18)变为 $Pe \frac{\partial C_{T,O_2}}{\partial C_{O_2}} \frac{\partial C_{O_2}}{\partial N_x} = \beta \frac{\partial^2 C_{O_2}}{\partial N_y^2}$,对于方程(14.29)中出现的参数,使用示例中的值。
  • 操作步骤
    1. 确定方程(14.29)中参数的值。
    2. 定义修改后的方程(14.18)的函数。
    3. 使用数值计算工具(如MATLAB)求解修改后的方程,得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分布。
    4. 与用水作为灌注介质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血液储存氧气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2.5 肿瘤相关练习

2.5.1 模拟结果比较
  • 问题描述 :从示例开始,分别运行 $K = 0$ 和 $K = 25 \times 10^{-10}$ 的模拟并比较结果。注意,当 $K = 0$ 时,肿瘤中心的浓度较低,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代谢汇项在整个区域是恒定的;当 $K = 25 \times 10^{-10}$ 时,当氧浓度较低时代谢汇项会降低。
  • 操作步骤
    1. 确定模拟的控制方程和初始条件。
    2. 分别设置 $K = 0$ 和 $K = 25 \times 10^{-10}$,运行模拟。
    3. 比较两种情况下肿瘤内的浓度分布,可以通过绘制浓度分布图或计算关键位置的浓度值进行比较。
2.5.2 数值解与解析解比较
  • 问题描述 :当 $K = 0$ 时,方程(14.25)在给定边界条件下的解为 $c(x) = 1 + \sum_{n=1}^{6} (x^2 - 1)$,将上述(a)部分得到的数值解与该结果进行比较。
  • 操作步骤
    1. 计算方程(14.25)在给定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 $c(x)$。
    2. 将(a)部分得到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比较,可以通过绘制曲线或计算误差等方式进行。

2.6 平均出口浓度相关练习

2.6.1 平均出口浓度计算
  • 问题描述 :参考示例,平均出口浓度定义为 $C_m(z) = \frac{2 \pi}{V_m A} \int_{0}^{R_c} V C(z, r) r dr = \frac{4}{R_c^2} \int_{0}^{R_c} (1 - (r/R_c)^2) C(z, r) r dr$,使用示例的结果确定在 $z = L$ 处的平均出口浓度(答案为45.2942 mM)。
  • 操作步骤
    1. 确定 $V_m$、$A$、$R_c$ 等参数的值。
    2. 根据示例的结果,确定 $C(z, r)$ 的表达式。
    3. 使用数值积分方法(如 quadl )计算平均出口浓度。
2.6.2 参数研究
  • 问题描述 :对质量扩散系数参数 $D_c$ 和 $D_t$ 的影响进行参数研究,以确定平均出口浓度对这些参数的敏感性。使用表14.9中所示的组合,将模型运行时 $D_c$ 和 $D_t$ 分别改变10%,并确定每个浓度下的平均输出浓度。
    | $D_c (m^2/s)$ | $D_t (m^2/s)$ | $C_m (mM)$ |
    | — | — | — |
    | $2.2 \times 10^{-9}$ | $1 \times 10^{-9}$ | 45.1111 |
    | $1.8 \times 10^{-9}$ | $1 \times 10^{-9}$ | 45.5170 |
    | $2 \times 10^{-9}$ | $1.1 \times 10^{-9}$ | 44.0989 |
    | $2 \times 10^{-9}$ | $0.9 \times 10^{-9}$ | 46.6450 |
  • 操作步骤
    1. 根据表14.9中的参数组合,分别修改模型中的 $D_c$ 和 $D_t$ 值。
    2. 运行模型,计算每个参数组合下的平均出口浓度。
    3. 分析平均出口浓度随 $D_c$ 和 $D_t$ 的变化情况,确定哪个参数对总传输更敏感。

2.7 神经元相关练习

2.7.1 稳态值计算
  • 问题描述 :考虑用于描述受膜电位作用的轴突的方程(14.41),假设膜电位为 -65 mV,每个门控参数的初始条件为零。此外,假设膜电位在 -65 mV 保持2ms,然后突然增加到0 mV 保持3ms,最后回到 -65 mV。对于这些条件,确定 $n$、$m$ 和 $h$ 的稳态值(答案为 $n = 0.31768$,$m = 0.05294$,$h = 0.59611$)。
  • 操作步骤
    1. 确定方程(14.41)的具体形式和门控参数的动力学方程。
    2. 设置初始条件和膜电位的时间序列。
    3. 使用数值求解方法(如 ode45 )求解门控参数的时间演化。
    4. 取100s时的门控参数值作为稳态值。
2.7.2 离子电流计算
  • 问题描述 :以示例为起点,静息电位为 -65 mV,计算膜电位阶跃变化到 -50 mV、-25 mV、0 mV 和 25 mV 时的离子电流 $I_{ion}$ 并绘制结果。在应用阶跃变化之前,先施加静息电位2ms,每个阶跃变化保持16ms,然后在18ms回到静息电位,整个模拟持续20ms。离子电流 $I_{ion}$ 由方程 $I_{ion} = g_k n^4 (V - E_K) + g_Na m^3 h (V - E_{Na}) + g_L (V - E_L)$ 确定,使用表中的其他参数值。
  • 操作步骤
    1. 确定方程中 $g_k$、$g_{Na}$、$g_L$、$E_K$、$E_{Na}$ 和 $E_L$ 等参数的值。
    2. 设置静息电位和阶跃变化的时间序列。
    3. 使用数值求解方法(如 ode45 )求解门控参数的时间演化。
    4. 根据门控参数和膜电位计算离子电流 $I_{ion}$。
    5. 绘制离子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7.3 “全或无”特性测试
  • 问题描述 :动作电位常被描述为“全或无”,通过改变刺激并比较由此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形状和幅度来测试这一描述。从示例的解开始,将刺激电位改为100 mV、150 mV、200 mV 和 250 mV,对于每种情况,在同一图上绘制产生的动作电位。
  • 操作步骤
    1. 确定动作电位的模拟模型和初始条件。
    2. 分别设置刺激电位为100 mV、150 mV、200 mV 和 250 mV,运行模拟。
    3. 在同一图上绘制不同刺激电位下的动作电位曲线,比较它们的形状和幅度。
2.7.4 钠通道不应期测试
  • 问题描述 :钠通道的一个特性是它们有一个不应期,在一段时间过去之前不会响应。从示例的程序开始,修改它以提供以下时间间隔的刺激:(1) 一个在2ms开始、持续0.1ms的脉冲,接着是一个在11ms开始、持续0.1ms的脉冲;(2) 一个在2ms开始、持续0.1ms的脉冲,接着是一个在12ms开始、持续0.1ms的脉冲。结果应该显示,在11ms时对第二个脉冲的响应严重受阻,而在第二个脉冲在12ms启动的情况下,对第二个脉冲的响应与第一个脉冲非常相似。
  • 操作步骤
    1. 确定动作电位的模拟模型和初始条件。
    2. 分别设置两种刺激脉冲的时间序列,运行模拟。
    3. 比较两种情况下对第二个脉冲的响应,分析钠通道的不应期特性。
2.7.5 自持续脉冲序列测试
  • 问题描述 :某些神经元会发射重复的动作电位,并以发射频率编码信息。霍奇金 - 赫胥黎模型在某些条件下,在单次刺激后会以自持续脉冲序列发射。通过将最大钠电导改为其当前值的一半,即 $g_k = 0.018 S/cm^2$,并在2ms进行单次刺激、持续时间为0.1ms的情况下运行100ms的模拟来证明这一点。结果应该显示一个连续的动作电位脉冲序列,周期约为18ms。
  • 操作步骤
    1. 修改模型中的最大钠电导参数。
    2. 设置单次刺激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3. 运行100ms的模拟,观察动作电位的发射情况。
    4. 分析动作电位的周期,验证是否约为18ms。

三、总结

本文围绕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展开,详细介绍了其物理原理和相关特性,包括钠通道的响应、门控参数的变化以及“全或无”特性。同时,对一系列练习题进行了深入解析,涵盖了热传输、化学、氧气传输、流传输、肿瘤模拟以及神经元活动等多个领域。通过对这些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系统中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可以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例如设计肿瘤治疗方案、理解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机制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这些模型和方法,考虑更多的生理因素和复杂的物理过程,以提高对生物系统的模拟精度和预测能力。

四、mermaid流程图

graph LR
    A[开始] --> B[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分析]
    B --> C[练习题解析]
    C --> C1[热传输练习]
    C --> C2[化学练习]
    C --> C3[氧气相关练习]
    C --> C4[流传输练习]
    C --> C5[肿瘤相关练习]
    C --> C6[平均出口浓度练习]
    C --> C7[神经元相关练习]
    C1 --> D1[温度降低与结果重现]
    C1 --> D2[稳态能量计算]
    C1 --> D3[温度 - 时间曲线绘制]
    C1 --> D4[热传输模型创建与结果比较]
    C2 --> D5[符号推导]
    C2 --> D6[碳酸氢盐滴定曲线计算]
    C3 --> D7[氧气结合饱和度曲线绘制]
    C3 --> D8[碳酸氢盐浓度计算]
    C4 --> D9[数值结果比较]
    C4 --> D10[血液灌注模拟]
    C5 --> D11[模拟结果比较]
    C5 --> D12[数值解与解析解比较]
    C6 --> D13[平均出口浓度计算]
    C6 --> D14[参数研究]
    C7 --> D15[稳态值计算]
    C7 --> D16[离子电流计算]
    C7 --> D17["全或无”特性测试]
    C7 --> D18[钠通道不应期测试]
    C7 --> D19[自持续脉冲序列测试]
    D1 --> E[结束]
    D2 --> E
    D3 --> E
    D4 --> E
    D5 --> E
    D6 --> E
    D7 --> E
    D8 --> E
    D9 --> E
    D10 --> E
    D11 --> E
    D12 --> E
    D13 --> E
    D14 --> E
    D15 --> E
    D16 --> E
    D17 --> E
    D18 --> E
    D19 --> E

这个流程图展示了本文的整体结构和逻辑顺序,从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的分析开始,逐步深入到各个练习题的解析,最后结束。每个练习题又进一步细分了具体的问题和操作步骤,清晰地展示了知识的层次和关联。

五、各领域应用拓展

5.1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对生物系统中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的理解至关重要。例如,在肿瘤治疗方面,热传输的知识可以用于设计热疗方案。通过精确控制肿瘤区域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在设计热疗设备时,需要考虑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多种传热方式,以及组织的热物性参数。练习题中的热传输相关内容,如稳态能量计算和温度 - 时间曲线绘制,为热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在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中,质量传输的原理起着关键作用。药物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准确地到达目标组织或细胞,这涉及到药物在血液中的扩散、对流以及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碳酸氢盐滴定曲线和氧气结合饱和度曲线等知识,可以帮助理解药物在体内的化学环境和传输机制,从而设计出更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

5.2 神经科学应用

在神经科学领域,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模型是理解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基础。神经元通过动作电位来传递和处理信息,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保证了信息的可靠传输。练习题中对神经元相关的操作,如稳态值计算、离子电流计算和钠通道不应期测试等,有助于深入研究神经元的生理特性和信息编码机制。

例如,通过研究钠通道的不应期,可以了解神经元对连续刺激的响应能力,这对于理解神经系统的信号处理和感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自持续脉冲序列测试则展示了霍奇金 - 赫胥黎模型在模拟神经元重复发射动作电位方面的应用,有助于研究神经元的节律性活动和神经网络的同步性。

六、深入探讨与技术细节分析

6.1 数值计算方法

在解决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数值计算方法,如 ode45 pdepe quadl 等。这些方法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方程和问题时具有各自的优势。

  • ode45 :常用于求解常微分方程(ODE),如门控参数的动力学方程。它采用自适应步长的方法,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在求解离子电流和门控参数的时间演化时, ode45 可以根据方程的特性自动调整步长,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pdepe :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PDE),如热传输模型中的生物热方程。它可以处理具有空间和时间变量的方程,通过离散化空间和时间域,将PDE转化为一组ODE进行求解。在创建热传输模型时, pdepe 能够有效地处理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 quadl :用于数值积分,如计算平均出口浓度。它采用自适应积分方法,能够在不同的积分区间上选择合适的积分节点,提高积分的精度。在处理复杂的积分表达式时, quadl 可以自动调整积分精度,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6.2 符号推导与工具箱使用

在化学相关的练习中,我们使用了符号工具箱进行方程的推导和化简。符号工具箱提供了一系列用于符号运算的函数,如 simplify collect solve 等。

  • simplify :用于简化符号表达式,通过合并同类项、化简分式等操作,将复杂的表达式转化为更简洁的形式。在从方程(14.3)推导方程(14.5)时, simplify 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冗余项,得到更清晰的结果。
  • collect :用于合并符号表达式中的同类项,将具有相同变量幂次的项合并在一起。在处理多项式表达式时, collect 可以使表达式更加整齐,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 solve :用于求解符号方程,通过输入方程和未知变量, solve 可以返回方程的解。在处理化学平衡方程和离子浓度计算时, solve 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未知的离子浓度。

6.3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平均出口浓度相关的练习中,我们进行了参数研究,分析了质量扩散系数参数 $D_c$ 和 $D_t$ 对平均出口浓度的敏感性。参数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参数对系统的输出影响最大,从而在模型优化和实验设计中重点关注这些参数。

通过改变 $D_c$ 和 $D_t$ 的值,并计算相应的平均出口浓度,我们可以得到参数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平均出口浓度对 $D_t$ 的变化更为敏感,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组织的扩散系数可能对总传输速率有更大的影响。

七、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本文全面介绍了生物系统中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的相关知识,包括Hodgkin - Huxley动作电位的原理和特性,以及一系列练习题的解析。通过对这些练习题的解答,我们深入理解了生物系统中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同时,我们还探讨了这些知识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数值计算方法、符号推导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等技术细节。

7.2 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这些模型和方法,考虑更多的生理因素和复杂的物理过程。例如,在热传输模型中,可以考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血液灌注的动态变化;在神经科学模型中,可以考虑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更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更强大的计算资源,提高对生物系统的模拟精度和预测能力。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将变得更加重要。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到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深入研究生物系统的奥秘,为解决生物医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八、相关表格补充

8.1 常用MATLAB函数总结

函数名称 功能描述 应用场景
ode45 求解常微分方程 门控参数动力学方程求解
pdepe 求解偏微分方程 热传输模型求解
quadl 数值积分 平均出口浓度计算
simplify 简化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推导
collect 合并同类项 多项式表达式处理
solve 求解符号方程 化学平衡方程求解

8.2 生物系统参数总结

参数名称 含义 取值范围
$S$ 热源功率密度 $8 \times 10^4 - 8 \times 10^5 W/m^3$
$k$ 热导率 $0.6 W/m/K$
$a$ 热扩散系数 $1.5 \times 10^{-7} m^2/s$
$[Hb]$ 血红蛋白浓度 $0.0022 M$
$P_{CO_2}$ 二氧化碳分压 $33 - 45 mmHg$
$pH$ 酸碱度 $7.34 - 7.45$

九、mermaid流程图:参数敏感性分析流程

graph LR
    A[确定参数范围] --> B[设置初始参数值]
    B --> C[运行模型得到初始输出]
    C --> D[改变参数值]
    D --> E[运行模型得到新输出]
    E --> F[计算输出变化量]
    F --> G{是否达到参数范围边界}
    G -- 否 --> D
    G -- 是 --> H[分析参数敏感性]
    H --> I[确定关键参数]

这个流程图展示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流程。首先确定要分析的参数范围,然后设置初始参数值并运行模型得到初始输出。接着逐步改变参数值,每次改变后运行模型得到新输出,并计算输出的变化量。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达到参数范围的边界,最后分析参数的敏感性,确定对输出影响最大的关键参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生物系统中热、质量和电荷传输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掌握了相关的数值模拟方法和技术细节。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我们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