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悖论(EPR Paradox)和薛定谔的猫态悖论(Schrödinger's Cat Paradox)是量子力学中两个经典的思想实验,分别从不同角度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和解释问题。以下对两者进行详细解析和对比。
一、ERP悖论:量子纠缠与局域实在性
背景
ERP悖论由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Einstein, Podolsky, Rosen)于1935年提出,旨在探讨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他们质疑哥本哈根诠释(即波函数是对自然界完全描述)的合理性,试图捍卫经典物理中的“局域实在性”(Local Realism)。
核心思想
-
量子纠缠态: 考虑两个粒子处于纠缠态,比如两个电子的总自旋为0:
粒子1和粒子2的状态完全纠缠在一起。
-
非局域性: 根据量子力学,测量粒子1的自旋后,粒子2的自旋状态会立即确定,无论两粒子之间的距离多远。这种瞬时关联被称为量子非局域性。
-
实在性假设: ERP认为,如果粒子2的状态可以被粒子1的测量结果完全确定(即这种关联存在),则粒子2的物理状态在测量前就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