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感知与产生关系中的不对称性
言语是人类最为熟练的技能之一,而言语感知与产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探讨这一关系时,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两个层面的问题。结构层面关注的是言语感知和产生机制之间的联系,这在过去几十年中引发了诸多争议。一些观点认为感知和产生共享部分机制,而另一些则认为它们的机制是相互独立的。
结构问题:共同组件
言语感知和产生的共同组件被称为节点,这些节点是具有相似结构特征和处理能力的处理单元,在感知和产生过程中对练习等基本变量的响应方式相同。但并非所有用于感知和产生言语的节点都是共享的。例如,耳朵及相关听觉通路负责接收言语输入,却不直接参与言语产生;而呼吸、喉部和发音器官的肌肉则对言语感知没有直接贡献。
存在一种“心理节点假说”,该假说认为存在一组既不代表感官体验也不代表肌肉运动模式的节点,而是代表感知和产生共有的高级认知组件。当我们感知或想象感知一个音段、单词或句子,以及我们实际产生这些内容时,都会涉及到这组共同的节点。这个假说不仅适用于言语,还广泛适用于日常行动和感知的所有系统。
心理节点可分为内容节点、序列节点和定时节点三类。内容节点用于表示动作或感知的形式或内容组件;序列节点用于激活并确定组件的顺序;定时节点用于确定何时激活组件。在本文中,主要关注内容节点之间的连接。
以句子“Frequent practice is helpful”为例,内容节点在产生句子时必须被激活,并且它们以层次结构相互连接。最高级别的节点代表整个句子的思想,它与其他节点相连,这些节点又进一步与词汇节点、语音节点等相连。然而,目前对于言语肌肉运动系统中节点连接的详细性质和结构了解甚少,感官分析节点的自下而上层次结构也极为复杂,超出了当前的分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