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系统中的功率转换器
1. 历史里程碑
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对车身系统的功率转换器产生了深远影响:
- 1959 - 1971 年:功率 MOSFET 和微处理器 :1959 年,贝尔实验室的 Mohamed M. Atalla 和 Dawon Kahng 发明了 MOSFET(MOS 场效应晶体管)。这一发明在 1969 年促使日立开发出功率 MOSFET,并在 1971 年,英特尔的 Federico Faggin、Marcian Hoff、Masatoshi Shima 和 Stanley Mazor 发明了单芯片微处理器。
- 1960 年:无刷直流电机 :固态电子学的发展使得无刷直流电机成为可能。
- 1990 - 2000 年:嵌入式单元的出现 :多个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被用于控制小型电机的运行,这些系统统称为电子控制单元(ECU)。常见的 ECU 包括车门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单元、人机界面、动力总成控制模块、变速器控制单元、座椅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制动控制模块(ABS 或 ESC)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等。
2. 车身系统中使用的电动机
汽车车身系统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大多基于电机驱动,正所谓“在汽车里,你碰到的任何东西附近都可能有一台电动机”。汽车应用中的小型电动机主要分为两类:
2.1 有刷直流电机
有刷直流电机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易于控制,可作为整体运行时间较短的执行器,并且能够将扭矩控制到零速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