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排列与组合是常用的数学方法,其中组合就是从 𝑛 个元素中抽出 𝑟 个元素(不分顺序且 𝑟≤𝑛),我们可以简单地将 𝑛 个元素理解为自然数 1,2,…,𝑛,从中任取 𝑟 个数。
现要求你输出所有组合。
例如 𝑛=5,𝑟=3,所有组合为:
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
输入格式
一行两个自然数 𝑛,𝑟(1<𝑛<21,0≤𝑟≤𝑛)。
输出格式
所有的组合,每一个组合占一行且其中的元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个元素占三个字符的位置,所有的组合也按字典顺序。
注意哦!输出时,每个数字需要 3 个场宽。以 C++ 为例,你可以使用下列代码:
cout << setw(3) << x;
输出占 3 个场宽的数 𝑥。注意你需要头文件 iomanip
。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 #1
5 3
输出 #1
1 2 3
1 2 4
1 2 5
1 3 4
1 3 5
1 4 5
2 3 4
2 3 5
2 4 5
3 4 5
思路:
这道题相较P1706 全排列问题多了一个限制条件,任意抽取r个数,所以在递归中加入一个if语句判断是否到达r即可,不像P1706 全排列问题是要达到全部数时才输出。
由题目描述可知,这是要选出组合的结果,在全排列问题那一篇有讲过,可分为组合或者排列,这道就是组合,即元素相同,顺序不同是算同种答案。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在dfs这个递归函数中添加一个形参start,来记录这层递归的开始数是多少,因为元素相同,顺序不同是算同种答案,那么我们对于这个起始值是不断增大的,它就不会出现元素相同,但是顺序不同的情况了。因为好比现在start=2,所以在for循环中i的起始值是2,那么在向a数组录入信息时,就不可能再出现 1 了,那就不可能出现同时出现 1 2 X和2 1 X(2 X 1)的情况了。
这时代码就做了一些小改动,我们不再需要book数组来记录是否用了这个元素,因为遍历的时候是一直向前递归的,dfs(int temp,int start)中的start是一直增大的,不可能出现重复的情况。
AC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iomanip>
#include<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int n, r, a[22];
void dfs(int temp,int start) {
if (temp == r) {//个数到达r个,就输出
for (int i = 0; i < r; i++) {
cout << setw(3) << a[i];//题目要求,直接照抄即可
}
cout << endl;
return;
}
for (int i = start; i <= n; i++) {
a[temp] = i;
dfs(temp + 1, i + 1);//注意这里是i+1,不是start+1
}
}
void solve()
{
cin >> n >> r;
dfs(0,1);
}
int main()
{
int t = 1;
cin.tie(0)->ios::sync_with_stdio(false);
while (t--) {
solve();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