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矛盾与逻辑:从人类思维到人工智能的探索
1. 幽默与系统方法
幽默的产生往往源于无趣元素的结合。TRIZ的四十条原理、三十九种品质以及其中的矛盾,和幽默理论中的对立与逻辑机制一样,都是探索可能性空间的手段。就像Burroughs和Gysin用剪刀探索可能文本的空间以寻找新奇事物,人工智能也可以利用这些形式结构来做同样的事。
TRIZ虽并非为幽默设计,但其系统性使其成为有用的工具,能让喜剧创作者探索情感改变的可能性。在电视时事娱乐节目中,需要大量一次性笑话,此时系统性的创作方法就像快餐生产线一样,对避免堵塞至关重要。对于喜剧创作者来说,系统流程或许能让他们先“假装成功直到真的成功”,而对人工智能而言,创造和假装可能并无区别。
2. 人类思维中的矛盾处理
矛盾对追求普遍性的科学理论是致命的,但人类能轻松应对思维中的不一致。F. Scott Fitzgerald曾说:“一流智力的考验在于同时持有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正常行事。”人类擅长将不同的对立观念分隔在不同的思维区域,比如将性欲望与宗教信仰分离,或者言行不一,又或者容忍自己身上那些会谴责他人的特质。
这种思维的分隔化能防止一组信念中的不协调破坏我们的整个世界观,就像挡风玻璃上的裂缝不会让整块玻璃破碎一样。笑话能让我们注意到思维区域间的屏障,并将幽默冲突局限在边界两侧的信念上。
3. 科幻中人工智能的矛盾困境
在科幻作品里,类人人工智能常常会“崩溃”。我们能在情感上与虚构的超级计算机产生共鸣,它们虽宣称没有情感,却表现得比人类优越。当它们的逻辑出错时,我们会体验到霍布斯所说的那种优越感。
例如在《星际迷航》中,舰长Kirk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