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ilinx的RapidIO核配置和AXI-SRIO核设计

本文介绍了一种Xilinx RapidIO核与AXI总线间的桥接设计方案,该方案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应用,包括消息、门铃及大块数据的处理。通过AXI转SRIO核,可以显著简化设计流程,并利用CPU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Rapid IO协议由于无主机,且各设备之间可以并行交换信息,所以广泛应用于对交换速率要求高,且交互复杂的应用中。

图0.1 SRIO应用场景

Xilinx现在有支持Serial RapidIO Gen2的核,可以应用在此场景中,但Xilinx 的 Rapid IO 核对外接口仅有 AXI 流接口 ,且对各类数据流的处理需要外部单独设计,不能方便的对消息、门铃、数据进行读写传输。本文介绍了将RapidIO核出来的接口转换到AXI总线上AXI-SRIO核的设计,以及Xilinx RapidIO核的典型配置

1. Xilinx IP核配置

Rapid IO 物理层在 Vivado IP 列表中可以找到。


block design 界面下, 找到 Rapid IO 物理层的核, 添加到 block design 设计中, 双击进行配置。

第一个配置界面中选择基本配置或者高级配置, 我们的设计均按照高级配置进行设置; 在系统配置选项, 选择 link width 位宽、 Gbaud速率、 ref_clk 频率; 在 Device ID 框中配置设备 ID; 因为核需要知道设备 ID, 选择附加控制和状态接口 , 其它设置默认。



逻辑层设置页面, 选择支持维护, 其它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IO 设置页面, IO 端口设置为 Condensed I/OMessaging 端口设置Separate Messaging port, 均选择 HELLO format


缓冲层页面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物理层页面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逻辑寄存器 页面 可以自定义 设置 Assembly CARProcessing Element Feature CAR 选择 Memory 类型。


物理寄存器页面按照默认设置即可。


逻辑共享页面设置为在核内包含共享逻辑。

2.  AXI转SRIO核设计

本模块实现Xilinx Rapid IO核和AXI总线之间的桥接,实现对Xilinx核的数据流信息进行处理,并映射到CPU寄存器,用于以Rapid IO作为交换的高速数据传输应用。


CPU通过AXI从接口接收和发送消息、门铃,大块数据传输,通过AXI主接口写入和读出DDR,然后通过IO_RX、IO_TX接口发往srio_gen2核。

AXI转SRIO核内部构造如图所示。


IO_RX接口接收的大块数据,通过Wdata_ch写入事务管理器,再经过AXI-M总线,写入DDR缓存;需要发送出去的大块数据,通过AXI-M总线,从DDR缓存读出,经过Rdata_ch读事务管理器,发往IO_TX接口。

IO_RX和IO_TX的门铃,以及MSG的消息,传输到门铃、消息事务处理模块,然后送往CPU。

在Vivado工程设计中的连接图(清晰PDF版本https://download.youkuaiyun.com/download/web_star/10310707)。


通过AXI转SRIO模块,大大简化了设计,且可以通过CPU发送消息、门铃,且可以发起和接收高速大量DMA数据。

3.  其它


我公司设计的AXI转SRIO核接口模块,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有源代码和网表多种形式销售,有需要购买的,请发邮件到wby010@qq.com联系。




<think>好的,用户想要了解SRIO IP的配置方法以及上板验证流程。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关于SRIOSerial RapidIO)的基本知识。SRIO是一种高性能的互连技术,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尤其是在需要高带宽低延迟通信的场景,比如FPGA与DSP之间的通信。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配置方法可能涉及到在FPGA开发工具中如何配置SRIO IP,比如在Xilinx的Vivado中。我需要分步骤说明,从创建工程、添加IP、配置参数到生成输出产品。参数配置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传输速率、设备ID、数据位宽等,这些都是关键点,需要详细说明。 然后是上板验证流程,这部分可能需要硬件连接、逻辑设计、驱动开发、测试程序编写实际测试步骤。这里要确保用户了解如何将配置好的IP集成到整个设计中,如何生成比特流,如何下载到开发板,以及如何编写测试程序来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另外,用户提供的参考引用中有关于AXI-HP通道的内容,虽然SRIO可能不直接使用AXI-HP,但可能涉及DMA或数据缓冲,这里可能需要提到相关的内容,或者至少确认是否需要处理类似的数据传输问题。不过根据用户的问题,重点还是在SRIO本身的配置验证,所以应该集中在SRIO的步骤上。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使用的是Xilinx的FPGA,比如Zynq系列,所以配置步骤需要基于Vivado工具。如果是其他厂家的FPGA,步骤可能不同,但用户没有说明,所以默认按Xilinx的情况处理。 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注意硬件连接的正确性,比如SRIO的物理层连接,时钟配置等,这些在实际上板时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此外,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逻辑分析仪或Vivado的ILA工具来抓取信号,帮助调试。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确保问题与SRIO配置验证相关,可能涉及参数优化、常见错误排查、性能分析等方向。</think>### SRIO IP配置与上板验证流程 #### 一、SRIO IP核配置方法(以Xilinx Vivado为例) 1. **创建工程与添加IP** - 新建Vivado工程,选择对应FPGA型号(如Zynq Ultrascale+) - 在Block Design中通过`Add IP`添加`Serial RapidIO Gen2` IP 2. **关键参数配置** - **基本设置** - 选择$1x/4x$通道模式 - 设置传输速率(如3.125 Gbps) - 配置设备ID(需保证系统中唯一)[^2] - **高级设置** - 数据位宽选择$32/64$位 - 使能DMA引擎(若需大数据传输) - 设置门铃/消息单元缓存深度 3. **接口连接** - 连接参考时钟到`refclk`引脚(通常125 MHz) - 绑定AXI4-Stream接口到用户逻辑 - 配置中断信号到处理器系统 4. **生成输出产品** - 运行`Generate Output Products`生成HDL文件 - 执行`Create HDL Wrapper`完成封装 #### 二、上板验证流程 1. **硬件准备** - 使用SMA线连接FPGA板卡的SRIO端口 - 确认参考时钟源稳定(误差<$50$ppm) 2. **逻辑设计集成** ```verilog // 示例:SRIO数据发送模块 module srio_tx( input clk, input [63:0] data, output logic [3:0] srio_txn );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srio_txn <= encode_srio_packet(data); end endmodule ``` 3. **驱动开发** - 在Vitis中配置SRIO驱动程序 - 实现寄存器映射与中断服务程序 4. **测试程序开发** ```c // 验证数据回环测试 void srio_loopback_test() { uint32_t tx_data = 0xA5A5A5A5; SRIO_Write(DEVICE_ID, 0x1000, &tx_data); uint32_t rx_data = SRIO_Read(DEVICE_ID, 0x1000); assert(tx_data == rx_data); } ``` 5. **实际验证步骤** 1. 下载比特流到FPGA 2. 通过JTAG加载测试程序 3. 使用ILA抓取物理层信号 4. 观察误码率(要求<$10^{-12}$) 5. 测试吞吐量是否达到理论值(公式:$$Throughput = Width \times Rate \times Efficiency$$) #### 三、注意事项 - 时钟域交叉处理需严格满足时序约束 - 建议初始验证时降低速率至1.25 Gbps - 使用ChipScope/SignalTap进行实时调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