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Ma:用于基于网格袋分类的网格挖掘算法
在图像分类领域,利用网格结构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GriMA的网格挖掘算法,探讨其原理、性能及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1. GriMA算法概述
GriMA算法遵循标准的频繁子图挖掘流程,以深度优先递归的方式探索所有规范代码的搜索空间。具体步骤如下:
- 计算所有频繁边。
- 对每个频繁扩展调用Extend函数。
- Extend函数以一个频繁且规范的模式代码P作为输入,输出所有以P为前缀的频繁规范代码P’。为实现这一目标,它首先计算数据库D中P的所有出现的所有可能有效扩展的集合E,有效扩展是指边的代码e,使得P.e出现在D中。最后,对每个使得P.e频繁且规范的扩展e递归调用Extend函数,从而使模式在每次递归调用时增长。
此外,由于在实际应用中节点有标签而边无标签(所有边具有相同标签),因此设计了GriMA的变体——节点诱导GriMA(node-induced-GriMA),用于计算节点诱导的网格,即在给定模式P的情况下,在不添加新节点的前提下向P添加所有可能的边。实验表明,这种优化减少了提取的模式数量和提取时间。
GriMA算法具有正确性和完整性,即它只输出频繁子网格且不会遗漏任何频繁子网格。设输入网格集合D中的网格数量为k,最大网格Gi中的边数为n,模式P中的边数为|P|,GriMA算法枚举所有频繁模式的时间复杂度为O(kn².|P|²) = O(kn⁴),相较于FreqGeo和MaxGeo的O(k²n⁴. ln n)有显著提升。
2. 实验设置
为评估使用网格结构进行图像分类的相关性,提出通过视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