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仅日志对象数据库系统中的对象与日志管理及概念模式操作
1. 时态仅日志对象数据库系统的日志处理与恢复
在时态仅日志对象数据库系统中,日志处理和恢复是确保数据一致性和系统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当系统运行时,日志会按段写入。通过这种方式,如果下一个段不存在,我们就能知道系统在写入两个段的间隔期间崩溃了。
在读取日志以确定其结束位置时,我们会收集所有的对象描述符(OD)。对于那些后续能找到对应事务提交操作的 OD,我们会保留它们;而对于那些未找到提交操作的 OD,由于事务在提交前系统崩溃,这些 OD 可以安全地丢弃。
确定日志结束位置并处理最后一次检查点之后写入的日志部分后,我们会从最后一次检查点开始反向读取日志,直到倒数第二次检查点。这样做是为了处理那些可能包含已提交操作的 OD,但尚未安装到对象标识符索引(OIDX)中的所有段。由于每个段都有指向前一个段的指针,且包含前一个段中 OD 的数量,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反向读取,只需读取包含 OD 的部分,其余部分可以跳过。
在读取段的过程中,我们会在内存中重建相关结构。如果在恢复过程中由于缓冲区容量不足需要写入索引节点,会将其写入干净的段。日志处理完成后,会进行一次检查点操作,检查点过程结束后,更新检查点块。由于在更新检查点块之前不修改任何已写入的数据,所以保证了幂等性。如果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崩溃,下次仍会以相同的方式开始恢复。
对于仅日志系统中的介质故障,可以使用镜像(RAID 1)或带奇偶校验块的 RAID(如 RAID 4 或 RAID 5)来处理。使用镜像还能提高读取性能,因为读取带宽翻倍,而写入性能保持不变。
以下是日志处理与恢复的流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2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