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方案的安全性与性能分析及关键范围属性签名构造
在当今的信息安全领域,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签名方案:PKI 与 IBC 之间的安全互异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SMHSDVS),以及基于内积范围的密钥范围属性签名(KARIP)。
1. SMHSDVS 签名方案
1.1 不可伪造性证明
在 SMHSDVS 方案中,敌手 AII 尝试输出有效签名并进行伪造。当敌手 AII 伪造两个相同的承诺签名 δ = (σ, m) = (R1, R2, S) 和 δ′′ = (σ′′, m) , σ′′ = (R′′1, R′′2, S′′) 时,为了解决 CDH 和 BDH 问题,构造了算法 L。根据分叉引理,挑战者 F 执行 SDVS 签名算法,得到两个签名 S 和 S′′。通过一系列推导,会得出与 CDHP 和 BDHP 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 PKI→IBC HSDVSS 具有不可伪造性。
1.2 强性证明
强性定义为:没有指定验证者的私钥,或者只有签名者或指定验证者私钥的派生,签名无法被验证为真实有效。私钥是验证签名有效性的必要参数。
- PKI→IBC HSDVSS :只要方程 e(S, P) = W h22 e (R1, SKB) 成立,就验证了 SDVS 的有效性。在验证该方程时,需要指定验证者的私钥 SKB,因此满足强性。
- IBC→PKI HSDVSS :只要方程 e(S, P) = W SKA2 e (R2, P)h2 成立,就验证了 SDVS 的有效性。验证时需要指定验证者的私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