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进程管理与调度全解析
1. 进程基础
在系统中,每个进程在创建时都会被赋予一些属性,同时会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进程标识符(PID)。内核利用这个 PID 来管理和控制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当进程完成其生命周期或被终止时,该事件会反馈给其父进程,并且分配给它的所有资源(如 CPU 周期、内存等)会被释放,PID 也会从系统中移除。
系统启动时会产生大量进程,其中许多进程会驻留在内存中,等待事件触发以使用其服务。这些后台系统进程被称为守护进程(daemons),它们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进程状态
进程在其生命周期内会多次改变其运行状态。处理器负载、可用内存、进程优先级以及其他应用程序的响应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进程在不同运行状态之间的切换频率。进程可能会处于非运行状态一段时间,或者等待其他进程提供信息以便继续运行。
进程有五种基本状态:
1. 运行(Running) :进程正在由系统 CPU 执行。
2. 睡眠(Sleeping) :进程正在等待用户或其他进程的输入。
3. 等待(Waiting) :进程已收到其等待的输入,一旦轮到它,就可以立即运行。
4. 停止(Stopped) :进程当前已暂停,即使轮到它也不会运行,除非收到信号改变其行为。
5. 僵尸(Zombie) :进程已死亡。僵尸进程存在于进程表中,但不占用任何资源。其条目会保留,直到其父进程允许其消失。僵尸进程也被称
Linux进程管理与调度详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